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生意越来越好。黄氏收钱,李大牛称重、切肉,李珠李瑶帮着打包,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有不少家境不太好的人,都愿意花十几、二十几文钱,买小半只回去尝一尝。买一只活鸭、活鸡至少要花几十文钱,一顿吃不完,普通人家逢年过节才舍得买上一只。
开门一个时辰,就把准备的鸡鸭买掉一大半,李大牛和黄氏乐得合不拢嘴。卤鸡蛋最快卖完,有不少带着孩子出来的,孩子闹着要吃,大人狠心花两文钱,买给孩子尝尝鲜。也有人自己吃了,觉得味道不错,买几个回去给家人吃。
“爹,娘,你们回家去吧,迟了又要赶夜路。”李瑶说。
李大牛和黄氏昨晚压根没合眼,却不见一丝疲惫。
“爹,明天你赶在天黑关城门之前来虔州就行。娘,你明天就不用来了,我们不能总劳烦奶奶。”李珠说。
黄氏点点头。李家早已分家,由大房赡养老人,总让陈氏看家,就算李大牛的几个兄弟没意见,妯娌们也会有意见。
“这怎么行?鸡鸭也要去买。”李大牛不赞同。
怕生意不好,昨天只买了三十只鸡、二十只鸭,还有两百个鸡蛋。
“爹,等会儿卖完了,我和大姐去菜市场买。”李珠说。
“虔州的鸡鸭一斤贵几文钱,一只就贵十几文钱,”李大牛顿了顿,“我去桃李县附近的镇子上买。”
“听你爹的,相差好几百文钱,情愿自己累一些。”黄氏说。
李大牛赶着牛车去进货,黄氏留在铺子里帮忙,等李大牛进货回来再一起回乌雲镇。
已经是午时了,李瑶去厨房做午饭。做好午饭,给李大牛留了一些饭菜,母女三人轮着去铺子后面吃饭。
吃过午饭,李珠催李瑶去睡觉,半夜她就起来了忙活。
“大姐,你快去歇息,养足了精神,今晚好干活。”
李瑶想了想,三妹睡觉雷打不动,自己不养足精神,恐怕她又要睡过头,这才点头答应了。
未时末,李大牛回来了,进货很顺利。李大牛吃过午饭,怕李珠一人顾不过来,却不肯马上回去,硬是要留在铺子里帮忙。
卤鸭杂、卤鸡杂价格不贵,很受欢迎,量不多,也就卖光了。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申时末,才把卤鸡卤鸭全部卖光。
李大牛欢欢喜喜关了店门,几人把一堆铜钱数了一遍,有四两多银子。除去成本,今天足足赚了二两多银子,几人都很高兴。
天色不早了,在李珠的催促下,李大牛和黄氏回家去了。李瑶一觉醒来,天已经黑了,爹娘回家去了,三妹已经做好了晚饭。
葡萄架下,借着月光,姐妹两人吃过晚饭,又开始新一轮的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