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你真是的,何必那么麻烦呢。好吧,就看一眼。说着也懒得理会老王手里那张出门证”说着随老王来到车后,待老王翻上去掀开一角,见是垃圾袋后。那人笑道:“我说吧,还看什么看呢。要是信不过你王哥,我们兄弟也太没良心了”
两人相视一笑,寒暄几句老王就告辞了。
待卖了货,取了钱。老王把数目跟陈老板报告了下。陈老板此时也已起床,并正要往城里赶去。象征性的问了下老王是否要同行,老王推脱说自己不喜欢那个场所,去了也没意思。就挂了电话,让车送自己回到门房处,又去跟那几个门卫扯了半天皮,才告辞往工地走去。
老王四处转悠了下,到自己管辖的工地转悠一圈,交代了几番就要回去休息下。可不知怎的,竟又走到孙老板原先所在的生活区。
老王看了看已经掉漆的集装箱,愣了半晌,想转身回去,可鬼使神差的竟又朝里走去。
“莫非是那些可回收的工具等物事对自己吸引力太大了?”老王心里还泛起了嘀咕。
“有人吗?”老王又叫了几声,可依旧没半点回声。
怪事,怎么连着两天来都没人呢。不是说有人看见过吗?还是去指挥部闹了?可也没听说过有人讨薪的事情啊。一般在工地干活的工人们最喜欢,最害怕的也是这种事情。
是人都喜欢看个热闹,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热闹的从来不嫌事大,若是弄出个打架伤人那才好玩呢,喝酒聊天说起这事来,谁若是当场看个明白,那回来在酒桌上必是主角。任你说个唾沫横飞,口水四溅大家都犹嫌不过瘾,你若卖个关子,那一双双眼睛可都直勾勾的盯着你,生怕你不说下去了。
可怕也就怕这事,既然能欠张家的,自然也能欠李家的。除非你是上头介绍来的,或是跟他们瓜葛很深的。不然一有这事都人人自危,生怕没了回家过年的钱。那到时候真是家家哭闹。这个说家里有上有八十老母要奉养,那个说地里半岁孩童嗷嗷待哺。这个说家里至亲久卧床榻待汤药,那个说姑娘待嫁闺中少聘媒。总之只要一听说可能短工钱,家里的各种困难都出来,也无论真假,就是各种闹。
老王当然知道这些有真有假,反正是不给工钱绝不罢休。别看平日里对他王哥王哥的叫的欢,若真到了年前不发工钱,王哥就变成王八了,迟一天,就骂一天,若迟了久了,那铁锤就要往龟壳上招呼了。
明事理的还好,知道是甲方短了工资,愿意跟着老王他们一起去讨要,无论多少都给点就成,只要不赖账,大家都还能讲究,最怕的就是那些真是家里有急缺钱的。那可不管什么甲方不甲方了,就认准带来干活的人了。你胆敢少一个子,打的头破血流也不罢休。
这种人也多,老王早年间帮一个私人老板干活时,就碰到过年关将至,工钱缺了一大半的。别说人见不着,就连电话都不接你的。那时候老王也不懂事,带着工人一起闹,还砸了些东西,还好陈老板懂事理,不然差点连那私人老板手底下的人都打伤了。索性只挨了几巴掌和几拳。
待验了伤,陪了钱,抓了人。那私人老板出现了。现实哭诉自己并没要短钱,只是一时筹钱不易。也大概是真怕闹出事情,这当口,钱还真带来了。然后就讨要公道了,说什么老王他们不该闹事,打砸工地。让自己遭受不少损失。
这一来二去,老王他们确实理亏,本着息事宁人的原则,工程款项就相应的扣了不少。吃一堑长一智,自那以后,老王他们就尽量不接私人小老板的活了。扯起皮来太麻烦。而且做的越久,越有队伍和经验,自然也就能接更大的活了。都想着大企业吗,怎么会短我们的工钱,无非就是程序走的多一些,手续繁杂一些,日期长一些。但至少更有保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