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人为了表示谦虚,不敢跟冯、李二老比肩,大都敬个两三杯就结束。
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大家都会跟新结识的刘牧星单独喝一杯,以便加深印象,拉近感情。
刘牧星轻松自然地干掉自己的第二十杯酒,然后拿起餐巾纸,擦了擦已经泛红的眼角,把快要溢出来的泪水拭去。
“牧星,你怎么了?”冯老爷子见状,关切地问道。
刘牧星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冯伯,没事,我刚才吃芥末有点太急,辣着了。”
这个时候,瘦小的中年人再也坚持不住,一头趴在桌子上醉倒过去。
失去意识前,他还幽怨地望了刘牧星一眼,心里吐槽:你丫不是快醉了了吗,怎么越喝反而越清醒了?
许平东立即上前,将瘦小的中年人扶到客房休息,其他人继续开战。
桌子上酒量最好的是个魁梧的大汉,身高一米九一,体重二百斤,是酒业公司的老板,因为姓苗,人送外号叫“苗三斤”,因为他的酒量在三斤以上,经常把满桌子的人灌翻。
此时,苗三斤看着没有丝毫醉意的刘牧星,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爱喝酒的人都知道,在酒桌上最高兴的事情,不是吃多好的下酒菜,而是碰到一个性情相投、酒量相仿的酒友。
所以,轮到苗三斤提酒时,他先询问刘牧星的酒量。
刘牧星谦虚地回答,“喝不了太多,也就三四斤的量吧。”
这话说得太气人,什么叫“也就三四斤的量”啊,满桌的人,除了苗三斤,谁能喝这么多?
苗三斤眼里升腾浓重的战意。
近些年来,华国的酒场文化发生转变,大家都讲究养生,拼酒的场合越来越少,经常是他还没等喝到尽兴,酒局就已经散掉。
难得今天有个厉害的酒友出现,必须得好好较量一番。
苗三斤叫了声“好”,然后先提了杯酒。
等他放下杯子,发现刘牧星丝毫不落地跟上了他的节奏。
苗三斤对刘牧星竖起大拇指,在酒量上,他跟自己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接着,苗三斤又提了杯。
杯之后,他看刘牧星状态如常,第三次发狠,直接提了十杯。
二十六杯酒下肚,总共是一斤两酒,加上以前喝的,苗三斤跟刘牧星都已经喝到三斤以上。
其他人看着两人像喝凉水一样往嘴里倒酒,全都惊讶得张大嘴巴,没想中州市竟然有跟苗三斤酒量的猛人。
因为喝得太急,苗三斤已经有微醺之意,可是再看刘牧星,脸色不红不白,说话条理分明,除了被辣得经常擦眼泪外,就跟没喝酒前一样。
苗三斤生平第一次,对别人的酒量有了畏惧感。
刘牧星仿佛喝高兴了,他把酒盅挪到旁边,对许平东喊道,“酒盅不过瘾,上碗。”
许平东看了看冯老爷子,得到默许后,他给刘牧星和苗三斤换上青瓷碗,这一碗的容量,足有半斤。
待青瓷碗倒满酒后,刘牧星眼带笑意,示意苗三斤继续提酒。
在众人的注目下,苗三斤哈哈一笑,举起碗来,豪迈地叫了一声“干”,然后开喝。
他刚喝到一半,就听到对面一声脆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