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伊怜回头给了她一个少安毋躁的微笑。
“李大嫂子,是这个价。因为他们一次都买了二十个以上,所以,肉馅馒头是两个算十三文钱,青菜馅馒头每个按三文钱收的。”
抬手又让她瞧了下被换掉的木板,上面写着“购买馒头二十个以上大量优惠!”几个字样。
这批上门采购的,都是按照批发价格走的哦!
见李氏一脸疑惑,又耐心的解释了几句。
“前几日我让大郎在外边说了,只要是主动上门来买的,每次超过二十个馅馒头,都是这个优惠价!”
见李氏仍是似懂非懂,也懒得再跟她普及什么叫做走“批发量”,将桌子上算好的另外一小堆铜钱推向了她,“这是你这次的工钱,一共九十四文,你点点,错了再找我!”
“哦,哦,哎!”
这堆铜钱看上去可不算少了!李氏惊喜地过去一枚一枚地数了起来,暂且将方才那个问题抛之脑后。
反正这笔钱才是归她的不是?
其他的她操什么心呢!
等李氏喜滋滋地搂着钱离去了之后,潘伊怜提着蒸笼去了后院,放在了水井旁,便开始提着水桶打水洗蒸笼。
没办法,如果这蒸笼现在不及时清洗干净的话,等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干巴巴的,特别难洗。残脂遗留在上面时间久了特别容易长霉斑。
在长霉斑什么的蒸笼上做出来的馒头,吃多了会致癌的好吗!
根本不能忍!
只是……
尼玛这鬼天气真坑爹。
天气变凉了,连从井底打上来的水,都渐渐地变得寒冷的刺骨。
方才她与李氏所讲的并不完全是实话。
武大郎这个人嘴笨口拙,加上见到的买主无非都是一些散户,根本不想花费精力找上门来主动大批量地购买馒头。
她也不指望着他能够给她找来大批量的上门客户。
所幸的是她这边还有陆小乙那拨人。
那群人可都是流窜在市井中的人才,不消她两三句,便领悟了她此番话中的“真正的内涵”。
让这样一群人广为散布“上门购买更实惠,而且还能对外卖”的优惠消息岂不是效果更佳?
没错,她要的不仅仅是走批发,搞低价大促销。
最根本的目的,她是想要培养一群“粘度性”较高的二手贩子。
俗称“倒爷”。
通过前些日子的销售可以看得出来,馅馒头在阳谷县里基本上属于十分畅销的吃食。
这类吃食便于携带,不像其他有汤水的还得放个碗筷和摊位固定死了,市场流量方面根本没有问题。
而且目前只有武大郎在挑着担子叫卖,市场缺口不可谓不大。
若是有人过来以批发低价买走,再提高成正常价格转卖给其他固定商贩买主,从中就可以小赚一笔!
这么多天下来,若是有心观察,便会发觉那些固定商贩在武大郎挑着担子过来时竟是争相购买,根本不用发愁馒头砸在手里卖不出去。
卖出两个肉馅馒头至少能赚三文钱,而卖出一个青菜馅馒头至少能赚一文钱。
这么算下来,随随便便卖出二十来个,就可以赚上至少二十文钱!
毕竟他们本钱都不用出!
剩余没卖出去的馒头还能揣家里热热吃掉,放个一两天都不成问题,比单个从武大郎手里买更加划算!
更不要说如果一次性超过三十个馒头,那武家小娘子还会另外做十文钱减价优惠!
这么算下来,简直不要太划算!
而这也仅仅只是一个开端。
那俏娘子还放了话,说是如果每日定时定量来采购,连续超过半个月,采购价格会比市场价更低廉!
以这样的模式销售了几日之后,武大郎家门口每日上午【辰时到巳时】,渐渐地出现了一群汉子挎着篮子,耐心地在门口等待的场面。
走街串巷也多了几个卖馅馒头的,但是供求仍是有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