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的问话,让石传一打起了精神,这位侯爷夫人他还是第一次见。
石传一道:“回禀少夫人,小人的爹是这样说的.所以才会给庄子上换了些种子。
老夫人也笑道:“他老子平日里就爱拎一袋种子看,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他入了魔.却没想倒是有些出息。、
容华也笑道:“我也是并不懂得这些事觉得好奇才问的。”既然府里的种子是一起买的.就算她说种子上有问题.二太太也能找出话来反驳她.再说收成好坏还有许多原因在里面。
果不其然,二太太歪过身子小声地道:“长工、奴役、佃户们弄不好也是不出活的。.
这是要怨她管理不周了,二太太在府里是有名的能干.家里的下人都是怕她的,她一个新嫁过来的武穆侯夫人有什么威信。
二太太突然之间叫了这么多人过来.是知道她要见庄子上的执事,更是已经知晓她管的两个庄子收成都不是很好。二太太是想要不动声色的要她难看。
再说,这边二太太和庄子里的执事说话.她被搁置在一旁,二太太如鱼得水笑的欢畅.管理事务手到擒来。
这样不免让她觉得对府里的事务难以插手.更无法融入其中.就会有知难而退的想法。
可是在她看来……
容华笑着与老夫人说话、“二婶说的对,可不管是谁都愿意让农物长好,不然忙话了一年却得不来什么东西.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二太太接着道:“所以该奖的奖,该罚的罚。”难不成要让容华当着下人面做了好人?
容华笑道:“府里奖赏银子素来有文书的,赏了银子倒不如也将文书给众人传看,大家心里都有个数。”
老夫人知容华的意思,“这样也好,今年是个好年景,免不了要多赏一些.让后面更加好起来。,二太太笑。
容华也抿嘴笑,这样好的收成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赏钱都少不了的.若是在暗地里有的可给有的就不给了,现在放在明处.只要沾着的人就要个个都赏,二太太难免要拿出一笔银钱来。
她管的那两个庄子.要不是二太太在里面打点.谁会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二太太给他们的银钱多多少少不过是赏的.可是这样一来有这个庄子上的奖赏比着.二太太给的又不能不少了。
有了赏钱平日里行事也就不会一样,没得赏钱的人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
相对而言.得赏钱的毕竟在少数。不怕钱少.就怕分配不均.这些人不免要被人看在眼里让人不忿。
再说.一样的种子.若不是被动了手脚.大家本来就能分到银钱。
到时候麻烦的不是她.而是二太太。
这些事既然都是二太太安排出来的,就用不着让她去解决.她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充当适当的角色.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就要有武穆侯夫人的样子来。
二太太道:“老夫人看看.有多少是要府里留下来的.剩下的就拿去换了银钱,还有下一茬农物呢。.
老夫人点点头。
二太太看向容华,容华微微一笑,上前低声在老夫人耳边说了些话。
老夫人笑道:“可是作准了?”
容华道:“我也是才开始着手呢。”
老夫人总祥地一笑,“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跟我说,我也能帮帮忙”
容华笑了。
老夫人和少夫人笑着说话.二太太有些不明就里,聪明的人都能看出这些来,容华隔着屏风看过去、果然有人迅速地低下了头。
不会所有人都被钱财蒙住了眼睛,主子和下面人的关系就是要互相依靠。
老夫人让庄子上的人都下去、又嘱咐下面人.“今年和往年不同了.大房要多分新鲜的蔬果。”
下面的人应声去了。
不但没有问容华管的两个庄子农物如何.反而对容华露出满意的笑容来。二太太忍不住找了个机会问道:“不知却有什么好事呢?”
容华笑意更深,“等到事成了,一定让二婶知道。”
二太太仍是笑,笑容里却少了几分的爽快。
一会儿等到容华和二太太都走了,老夫人和李妈妈进到内室里。
李妈妈点了安神香.又拿来扇子坐在老大人身边轻轻地煽动.外面的丫鬟笑着去领新鲜的蔬果。
一到这个时候大家都是这样,倒不是因为蔬果会有多好.新鲜的事物大家都会好奇一些。
只是第一印象长长会骗人.好毒的蔬果不一定好吃。
老夫人半晌道:“是我看走眼了。还以为给明容娶回来一个还算伶俐的.却没想到竟是这样的聪明。”
李妈妈知道老夫人的意思.“莫不是侯爷与少夫人说了什么?”
老夫人摇摇头、“明容是个心思重的.不会这样轻易……”
“要不然是少夫人屋子里的丫鬟打听到了什么?”
老夫人道:“都靠打探能算得上是聪明?有些事不一定非要说出来才能弄个清楚。”
就拿一块地来说.有人看到了名有人看到了利。
有人谋算了半天可能会自折手脚.有人不费力气便可以名利双收。
要的就是这份心思。
李妈妈又问、“侯爷的事怎么办?”
老夫人叹口气,“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去做吧!有多少人能有这份胆色?这一点不像是薛家的.倒像我们家的孩子.”顿了顿似是想到了什么。
“风云变化饶年少。、
“毕竞是血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