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倒映着蓝天,白云在河水中游曳。
襄阳郊外的山野之间,河流之畔,一百余学子正跪坐在竹席上。
每个人的面前摆放着一张自备的桌子,而桌子上均有书童分发下的一折竹简,竹简中的内容则是水镜先生设下的一道考题。
有些让人意外的是,此间的主人水镜先生司马徽,以及传言中参加这次弟弟子挑选的隐士庞德公、襄阳名士黄承彦均没有出现。
诸葛亮原本还有些紧张,这些与他年龄相仿的士子,每一个人眼中都透漏着无限的自信与势在必得。
当然有一人格外显眼,他其貌不扬,五官单独摆放出来很丑,可凑到一起更丑,简直长的就像是开玩笑似的。
方才听士子们交谈,诸葛亮知道,他就是襄阳城内颇有才名的丑俊,名唤庞统庞士元。
“还真是各路神仙哪…”诸葛亮低吟一声。
而这时,书童大喊一声,“现在可以开卷了…”
开卷便是展开竹简开始答题,原本还在互相张望、亦或者是小声议论的学生们登时安静了下来,徐徐展开面前的竹简。
可…这不展开还好,展开之下,登时发现这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考题。
与此同时,小书童继续朗声道。“先生说了,你们想要来这山间竹舍学些什么,不妨均写入这竹简中…”
唔…诸葛亮眼珠子一定,小书童说的简单,可总结出来是四个字何以致学!
而这就是今天的考题。
可…要怎么写呢?
诸葛亮陷入沉思,正常而言,书写的答案,所谓的求学内容,理应是诗书礼仪、五行八卦、奇门遁甲、兵法韬略,可若是这样必定与其他人写的大同小异,那结局必是铩羽而归。
水镜先生昔日放话出来,是要挑选有慧根的八名弟子,而评估一人的慧根…是否可以简单规归结为与众不同。
诸葛亮何其聪慧?简单的分析,他就已经能判断出,这看似轻巧的题目,其中藏着玄机呢?
作为考生,如果只去想自己要写些什么,或者很坦诚的把自己心头的想法写出来,那就落入陷阱了。
真正该考虑的是别人会写什么。
心念于此,诸葛亮环伺左右,他左边不远处跪坐的是荆州牧刘表的儿子刘琦,以诸侯之长子的身份,他书写的内容必定是坐而论道、感化百姓一类的;
右手边是蔡瑁之子,而他多半会书写学习兵法韬略,指挥千军万马;
正前方不远处是隐士高人庞德公的儿子,隐士之子前来拜师,那书写的必定是与隐世截然相反的内容,譬如救世之法,譬如为臣之道…
当然,在座的几乎都是襄阳城的世家子弟,他们能书写的内容大差不差,无外乎此前想到的那几项,那…对于自己而言,要写出什么新颖的呢?
诸葛亮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偏偏越是刻意的去想,越难从这方寸之间思索出答案。
还是太患得患失了…
呼…轻呼口气,诸葛亮努力的让自己沉下心来,试着去以平常心应对面前空白的竹简。
恰恰就是这呼气间,诸葛亮想到了一日前均弟的那封书信…
没错,所谓大智若愚,最新颖、最正确的答案不就在那信笺的字里行间么。
而其中,那位叫做陆羽的公子不正是在某些领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么?
何不…
心念于此,诸葛亮提笔,两个大字跃然浮现于竹简之间
百工!
世家子弟谁会把“百工”放在眼里?
而水镜先生精通奇门八卦,如何能不精通于百工之学?以此作为“扣门石”再合适不过!
呼…
想到这儿,诸葛亮呼出口气,心里悬起的石头算是落下了一多半儿。
若非一日前看到均弟的书信,若非看到了陆公子对“百工”独到的见解,他诸葛亮怕是也将如其他学子一般落入俗套,或者是纠结不已,踟蹰再三。
人言国之六艺,百工居其一,可如今对“百工”有独到见解的诸葛亮,却想要稍加修改一番,所谓国之六艺,百工为首!
念及此处,诸葛亮再度落笔,在“百工”两个大字下,又加上了这八个篆体小字,国之六艺,百工为首!
落笔,起身,诸葛亮是此间答得最快的一个。
见他起身,身旁的一干士子均下意识的望向他,有些惊讶,如此重要的测试,这么快就交卷了么?
诸葛亮眼眸微眯,握紧竹简的手又添上了一分劲力,他毫不犹豫的问道。“敢问这位童子,可否交卷?”
震惊四座…
惊讶之后,一些士子纷纷议论,这人谁呀?这才多少功夫,能写几个大字?交卷,呵呵,怕交的是白卷吧?
庞统庞士元也抬起头来,那有些难看的眼睛望向诸葛亮,心里却嘀咕着,“他写的是什么呢?”
当即余光瞟向诸葛亮,待得诸葛亮靠近他的身边,庞统故意伸脚,诸葛亮大意之下踉跄了一下,手中的竹简也掉了出去。
庞统早有预谋的站起,旋即拾起竹简…给诸葛亮递了回来。
可就是拾起竹简的功夫,庞统看到了诸葛亮竹简上的答案百工,国之六艺,百工为首!
这么…简单的么?
“兄台,抱歉…”庞统故意道歉道…
“无妨…”
诸葛亮回了一句,旋即将竹简交给了小书童。
小书童也有些诧异,可既已交卷,按照规矩,他必须把这竹简送入庄舍让司马先生品评,当即转身,快步跑了过去。
诸葛亮则是坐回自己的座位耐心等待,庞统的心头却是遐想连篇…
百工?虽是个新颖的答案,可未免格局太小了,呵呵…大丈夫处世,当立不世之功,当平步青云直通云霄,哪有那闲暇的功夫去做‘百工’呢?
格局,格局小了呀!
心念于此,庞统收回了思绪,专心去做自己的答案,他想学什么?他想学的是大丈夫处世之道…
而这些,那一干世家子弟、凡夫俗子如何能想到呢?
…
春季依旧寒冷,几缕寒梅还在盛开,就在这百余名士子答题之际,竹舍之内,三名中年男子与一名八、九岁的女孩儿正处于其中。
似乎…三名男子正在津津有味的攀谈着什么。
“水镜兄,你这题目可不简单哪。”说话的这名男子乃是居住于岘山南沔水鱼梁洲上的隐士庞德公。
他从来没有进过城府,平日就在田里耕作、弹琴、读书,便是与妻子也是相敬如宾,一年一次。
而他有个儿子,颇为厌倦那隐世的生活,今日也来参加水镜先生的考验。
究是庞德公一贯隐世,可涉及到自己的儿子,庞德公难免多言语了几句…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这次说话乃是襄阳城的名士黄承彦,他的妻子是荆州上将军蔡瑁的姐姐,再加上他本人也颇有才学,故而在整个荆州颇为有名,是与水镜先生司马徽、庞德公齐名的人物。
此番,他除了自己来到这儿外,还带了九岁的女儿黄月英,顺道,让她见识下这荆州的青年才俊如何答出一个妙笔生辉。
“诶呀!”庞德公摆摆手。“你这题考的云里雾里,莫说是这群士子,纵是我这老头子,怕是也答的不合你心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