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这个聪明的弟弟,梁帝很信任,以为纪王很会拿捏分寸,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这次出手的如果不是悬镜司,而是其他任何一个朝廷部门,纪王绝对是闭口不言,不会发表任何意见。
但悬镜司不同,它的权力太大了,一旦脱离皇权控制,将会天下大乱!
这事太大,为了确认,梁帝派遣禁军大统领蒙挚密召纪王说出的参与者夏冬前来。
夏冬来了后,面对梁帝的质问,矢口否认,一口咬定,绝无此事。
梁帝拉过一旁的纪王个,让他再说一遍当时的情形。
夏冬好似“有些惊慌”,随即表明此事是她一人所为,与夏江无关。
却是在救出卫峥后,她知道了当时聂锋死亡的真相,对她的师父夏江大感失望,夏江已经违背了悬镜司建立以来的铁则。
他为了一己私利,陷害赤焰军和祁王,造成了当年的惊天大案,还利用了夏冬,还是她的丈夫聂锋。
现如今又勾结誉王,联合起来构陷靖王。
夏冬决定将夏江绳之以法,她从小被教导的就是忠君爱国,而且这样还可以报了自己的私仇。
所以她与梅长苏一拍即合,现在这样做,都是遵从了梅长苏的安排。
梁帝见夏冬的态度,果然大怒,命令禁军查抄悬镜司,抓捕一切人员,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悬镜司首尊夏江,以及他的三个弟子,夏春,夏秋,夏冬都下了大狱。
誉王被禁足在府,不得随意出入。
如此,誉王便废了。整日饮酒买醉,颓废至极。
许是这件事让靖王母子受了委屈,梁帝直接擢升静妃为静贵妃。
靖王也在一个月后办理好赈灾事宜而被加了两颗王珠,成为七珠亲王。
此时正好半年已过,梅长苏的病情得以控制,对宁凡的作为是赞不绝口。
虽然大局都是梅长苏把握方向,但是具体实施,宁凡也做得很好。
梅长苏能够下地行走之后,就去刑部天牢见了夏江,此时的夏江绝口否认自己构陷皇子的罪行,拒不招供,罪不至死。
梅长苏要激怒他,让夏江更愤怒,做出更多的疯狂之事,让他在死亡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梅长苏离开后,就一直监视夏江,在秦般若假扮送饭的婆婆见过夏江之后,很是警惕,但又不知道他们密谋了什么,有些无从下手。
知道原剧情的宁凡委婉提醒梅长苏。
秦般若为什么要辅佐誉王,这和她妄想复辟滑族之国有什么关系,和玲珑公主关系密切的夏江为什么会和誉王结盟,卫峥一事明显夏江自己就能完成布局。
梅长苏经过宁凡的助攻,觉得这是誉王的身份有问题,毕竟誉王只是皇后的养子。
于是通过靖王,拜托静贵妃在后宫打听誉王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