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掏出了长安周边的地图,直接在长安城以南靠近秦岭终南山的地方画了一个圆圈。
看那地理位置,正是前世西安的大学城的位置所在,李跃也不贪,秦岭周边也就圈了半径为三公里的圆形。
孔颖达一看地图整个人也是坐不住了,“小子你一个人要这么大的地方干嘛,你这可不是建立学校了,这完全就是给你家里找麻烦而已。”
唐代地方学校教育制度也较前代更为周详。按府县人口多少分为等级,规定教师和学生的名额。
而李跃想做的学校规模明显超过了大唐任何一家的学校规模,而且每一家学校都是有入学资格一说。
在贞观年间所谓大众化的正规六学指的是。
国子监收生徒三百人,其入学资格为文武三品以上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及勋官二品、京县官四品之子。
太学收生徒五百人,其入学资格是五品以上子孙,三品官曾孙,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
四门学收生徒五百人,其入学资格是三品以上无封、四品有封之子及庶人之俊异者。
书学收生徒三十人。算学收生徒三十人。律学收生徒五十人。
书学、算学、律学均收八品以下之子及庶人通其学者,但就算这样一年也不会招收过多的学生。
李跃一口气要了半径三公里的地方,就算看起来不咋滴,但真正占地恐怕也得28平方千米,李跃这么搞恐怕得超过大唐的任何一家官学。
玩不起来就算了,要是真的做起来了,这让李二的脸面往往哪里搁。
“小子,此事实在事关重大,你做之前可有问过大总管的意见?”
“问了,学生就是去问了我爹,结果被他老人家一脚踢出了帐篷,学生也是没办法才来找您支持一下。”
孔颖达想了想说道:“你们李家比较特殊,你若是想要办学恐怕需要陛下的首肯,毕竟你要的地方着实不小,若是我们来做恐怕会被有心之人认为是结党营私。”
得到老孔的明确回复后,李跃发现自己还是太过天真了一些。
没办法,最近这一段时间不断接触儒学,越发觉得这门学说的恐怖之处。
当然让他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总觉得这门学说的弊端真是太多了。
任何一种学说、宗教能够生存下去都是政治的需要,那就使得这些缔造者要明白哪些东西是“政治需要”通过宗教的口表达出来的,而我们儒家文化洽洽又是最符合历代统治阶级的统治要求的。
儒家文化虽然不是传统上的宗教,但也可以用宗教的眼光来看它,因为儒家文化虽然没有宗教中“要你怎么怎么样,你不能怎么怎么样”等强制性的要求,但是从其后来的效果来看已经达到甚至做的更好了,这是其的高明之处。
它把很多人类共有的公序良俗的东西杂糅在自己的学说里,同时又换了一种统治阶级喜欢的,人民又能接受的不会抵触的语言说了出来。
反正这些东西李跃是学不进去,儒学重义轻利,重官轻商,重本抑末,与这与他前世现代人的生活不相适应。
同时儒学不重视分科领域专业知识的研究,明代撰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也是六次科举不中,才转而研究科技专业知识的。
李跃一直想着,既然孔子能开创儒家这个体系,而自己又为什么不能开创一个媲美儒家的科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