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喵道人在战国 > 第二十八章 声东击西

第二十八章 声东击西

“笃……笃……笃……”

道聆正欲出门,清脆悠长的梆子声在公廨内响起,他细细一听,正是三声,紧接着,便有些差役从后院赶来,路过库房门口,向公廨的南方,也就是大堂的方向走去。

这敲梆之声,在战国时期可是深有讲究的,虽各国律法不同,但采用的梆号大抵是相同的。这套梆号,齐魏燕赵韩都是认可的,就连一向瞧不起中原文化,每每“推陈出新”的楚国,也采用了这套绑号。

唯独秦国这西北诸侯,特立独行,不行这套,若有诉讼,直接升堂。道聆每每听许净梧提及,都因此对秦国多些好感,在他看来,这敲梆之号,不过是些虚头巴脑的套路,倒不如秦国来的直接果断。

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梆号,具体体现在数量之上。

例如每天黎明日出之时,内衙院落的宅门处,就有差役敲梆七下,据说其含意是“为君难为臣不易”。听到这一信号,宅门、穿堂门、仪门、大门上的差役就依次敲一通梆子,这叫“传头梆”。

这头梆是公廨开始准备工作的信号,守大门的差役听闻头梆,就要内衙取来钥匙,打开公廨的大门,这日当班的书吏和差役,便要起床来公廨报到。

到了早上,内衙宅门内又敲梆五下,代表了儒家讲究的“仁义礼智信”。宅门、穿堂门、仪门、大门上的差役,听了这一信号赶紧依次敲梆,这叫传“二梆”。

这套信号表示公廨的长官已起床梳洗,准备到签押房办公。先前说今日要当班的书吏和差役们就必须全部到位,“点卯”上班了。他们要整理出应该今日处理的公文,汇集后送至签押房,并收取前一日已批下的各类公文分发各房执行。

若此刻照壁前有百姓诉讼,就会带入大堂院落,在月台下排队等候。

等到长官梳洗完毕、用完早餐,内衙击梆三声,据说这是喻义“清慎勤”,宅门、穿堂门、仪门、大门依次传“三梆”。

这套信号就是表示长官要出内衙宅门,升堂理政,各部书吏、差役都要在各自的位置上,肃然而立。

道聆先前在茶馆喝茶时,便听到了“二梆”,现下他听见的三声梆子,不早不晚,又见一众差役赶去大堂方向,可见就是“三梆”。

三梆声之后,桂陵公廨的最高长官,桂陵令便会走出居住的内衙宅门,前往大堂。

道聆可以想象那副场景:三梆一传,桂陵令就在这气势的烘托下,慢慢踱进大堂,在公座上入座,诉讼当事人禀明原委……

这种早堂约莫持续一个时辰,也就是说这一个时辰的时间内,公廨内的大多数人聚集在大堂,相对地,穿堂里的人就会少一些,道聆的行动也更轻松些。

一个时辰的时间,也大抵够让庞涓训练的死士找到更羸了,届时他们返回公廨,道聆的行动就更难展开了。

“不能再拖了。”

想到这层,道聆透过门缝向门外望去,见库房外空无一人,便蹑手蹑脚地溜出库房,向穿堂摸去。

他在心中暗自琢磨,现下的库房位于内衙院落和三堂院落之间,要想去穿堂,就必须穿过三堂院落和二堂院落,最后才能到达大堂院落的穿堂之处。

这二堂和三堂也是处理政务的场所,其名称也很有讲究。

孔子编写的《尚书·皋陶谟》有言,“同寅协恭,和衷哉”,表明同僚的团结合作,于是公廨的二堂往往被名为“协恭堂”。

而目下在齐国稷下学宫出任祭酒的儒学大家荀卿,在编写《荀子·王制》时也写到:“中和者,听之绳也。”,强调处理政事要中正和平,因此现下的六国官吏皆以此标榜,喜欢将三堂定名为“中和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锦绣芳草湖穿越之帝临九天老曹给的太多了,只能帮他打天下喂!当乞丐去啊?穿越三国?不慌,我先拐走关二爷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功高盖主被猜忌?我转投敌营私生子玩女帝养成,你认真的?史前部落生存记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