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唐朝最高级别的贵族学校,是唐朝皇族贵族子弟的聚集之地。
“仁儿,今天夫子讲了什么内容?”李恪问道。
“父王,今天夫子讲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仁儿可知其意?”李恪微笑道。
李仁摇了摇头道:“不知道!”
“夫子没有讲吗?”李恪问道。
“夫子讲了,但仁儿忘记了!”李仁低下头小声道。
“忘记了没关系,父王再给你讲一遍,但你要认真听哟…”李恪揉了揉李仁的脑袋道。
“嗯!”李仁乖巧的点了点头。
“这句话是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李恪耐心的讲解。
“父王能不能再讲一遍,仁儿还是没有记住…”李仁羞愧道。
李恪原本想发怒,但立马意识到这些内容对于一个六岁的小孩来说,会不会太难了,李恪记得他前世好像是在初中才学论语。
论语对于一个六岁小孩来说应该是晦涩难懂,六岁的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让他们学习晦涩难懂的论语,他们肯定会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兴趣。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
在李恪的记忆中,《三字经才是小孩最好的启蒙读物…
《三字经用词简略,语义明确,朗朗上口,记忆简单。
在后世《三字经之所以能够成为小孩的启蒙读物,主要是因为《三字经三字一句,通俗易懂;先讲做人,再讲学问;结合实例,生动有趣。
它以最简单的三个字告诉我们育人之道,做人之本,学习之法,历史变迁…
李恪记得《三字经是由宋人王应麟所著。
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进士出身,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政治家。
他以“教之道”为主题,用1000多个极其通俗的汉字,先简单后繁杂地将“经、史、子、集”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不但是一部非常好的“国学”概论,更是一部很容易理解的启蒙教育专著。
《三字经的信息比较丰富,涉及到了历史知识点、文学知识、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
如:“昔孟母,择邻处”,讲的便是在历史上知名的“孟母三迁”的小故事,揭露自然环境对人体的直接影响是很大的。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养,师之惰”讲的是孩子的成长与父母老师息息相关。
“曰春夏,曰秋冬季,此四时,运不穷”、“曰东西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是表明时节和方向的。
曰喜怒哀乐,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是说人具备七情六欲等心态感受和心理状态观念。
“有虫鱼、有兽类,此动物,能飞走”,归纳表明了动物的种类和特点,不用多表述,儿童一看就能知道这其中的具体内容…
《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确实是小孩睁眼看世界的最佳启蒙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