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年轻人坐公交车,到达崇文门西大街。
走进一个新建的小区。小区绿化不错,有专门的物管人员在打理和专门的地下停车场,人车往来有序。
树木郁郁葱葱,鲜花在路两边盛开,小区很安静,不吵。
苏小听家在8楼,电梯房,一梯两户。
李承业跟着苏小听踏着大理石台阶,进入电梯,来到8楼。
按了门铃。
一个身材矮胖比较富态,眼神很犀利的中年女人笑眯眯地开门。
“妈,这就是李承业。”
“承业,这是我妈。”
苏小听给双方作了简单介绍。
“阿姨好!”
“欢迎欢迎,小李,不用换鞋了,来、来,快进来坐。”
许文华一边客气地让李承业进家,一边飞速地打量了一下他。
还行,大包小包还懂礼数,长得高高大大的,穿着还算体面。
许文华对未来女婿第一印象还不错。
李承业被未来丈母娘看得有点不好意思,进家后把礼物放好,坐下后,不由环视了一下四周。
这是一套三室两厅两卫的房子,看起来很上档次的成套的红木家具,在客厅里摆放得井井有条。
一个很大的鱼缸摆放在进门处,水很清澈,一些李承业认不出来的、很好看的鱼在里面摇头摆尾。
一看就是家境还算殷实的北京普通小康之家。
“小李,来了。”一个腰系围裙、个子较高、头发花白、慈眉善目的中年男人从厨房里走出来。
“这是我爸。”苏小听介绍。
“叔叔好!”李承业恭恭敬敬地站起来。
“好、好,你坐、坐。”苏学江招呼着。
接着又去厨房里忙活去了。
“来、来,喝点云南普洱茶,刚托人从云南带回来的。”
许文华热情地泡茶、倒茶。
“谢谢阿姨!”李承业有些受宠若惊。
“小李啊,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
“嗯,我是贵州人,家在贵州李家村。”
“哦,那你现在在哪工作呢?一个人在北京不容易吧?这边有亲戚吗?”
许文华一边翻开地图,努力找那个叫李家村的地名,一边继续问。
“就我一个人,这边没亲戚。从老家考到北京读工民建专业,毕业时,正好赶上一家建筑公司招聘,我就去应聘了。现在,在安达建筑公司当一名施工员。”
李承业腼腆地笑笑。
“搞建筑啊?是不是就是那种包工程啊?那一定很忙,收入还可以吧?”
“不是包工程,我们是甲方,只拿固定工资。收入也还可以,刚毕业一个月就有四、五千左右。”
“才四、五千啊,那怎么能养家糊口呢?我跟小听爸爸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两三万元,日子过得都还是紧紧张张的。北京消费很高的。”
许文华依然笑眯眯地。
李承业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妈,你也真是的,像查户口一样,人家不是刚毕业嘛,奋斗几年后,别说一个月挣两三万,就是一年挣两三百万都是有可能的。不是老话说,劝君莫欺少年穷嘛。”
苏小听对着许文华撒娇,算是帮男朋友解了围。
许文华瞪了女儿一眼,转到另一个也很重要的问题:“你父母身体还好吧?他们也在贵州上班?”
“我父母都是农民没上班,都在贵州老家干农活。我母亲身体还可以,父亲喜欢抽烟,有气管炎和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