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0150章 为什么要答应太子呢?

第0150章 为什么要答应太子呢?

面带忧虑的从未央宫走出,走在未央宫以北的蒿街之上,萧何便不顾身后还有阳城延跟随,止不住的长吁短叹了起来。

“家上此番,实过于孟浪了些······”

悠然一声自语,终是让阳城延逮住了开口搭话的机会,赶忙上前两步。

“相公。”

“家上先前之策,果乃强取关中粮商手中存米?”

听闻此问,便见萧何又是面带苦涩的摇了摇头。

“家上方才,令老夫广布关中之令,少府可还记得?”

闻言,阳城延自是点了点头。

“自然。”

“家上意,以相公布相府政令于关中,乃言:凡户商籍者,不可储量逾百石;若今已逾,则速售而从令。”

“待春三月甲午(初一)日,仍不如令者,皆没其存粮;又每逾一石,罚金四两。”

将方才,刘盈在凤凰殿做下的交代大致复述一遍,便见阳城延稍带喜色的抬头望向萧何。

“若此令得布关中,凡关中之粮商米贾,恐皆无以屯粮居奇;为求尽出手中之粮,便当降价而售之!”

“如此,关中粮价便当得平,鄙人亦可出少府钱,入廉价之粮米,以实内帑!”

说到这里,阳城延面上神情,已是有些眉飞色舞起来。

只片刻之后,又见阳城延略带困惑的轻‘诶?’一声,旋即皱眉望向身旁的萧何。

“关中粮价平抑在即,怎萧相但不喜,反面露忧虑之色?”

听阳城延先是眉飞色舞的描绘了一番‘粮价下跌’后的美好景象,又对自己的忧虑表达出困惑,萧何只悠然长叹一口气,停下脚步,负手侧过身,面带郑重的望向阳城延。

“少府,果真未能识透家上此令,所将招致之祸?”

闻萧何此言,阳城延只面色陡然一滞,似拨浪鼓般连连摇了摇头。

见此,萧何面上神情之中,也不由带上了一抹深深地忧虑。

“家上欲使老夫布关中之政令,虽面似‘禁商贾屯粮过多’,实则,乃禁商贾以货粮为生!”

“但此政令得布关中,日后关中,当再无粮商于秋收之后,往购民之米粮;春、夏二季,亦无米贾货粮于市!”

以一股十分笃定的口吻道出这两句话,萧何的面色,也是缓缓严峻了起来。

“少府试想:凡户商籍之人,存粮皆不得逾百石。”

“——今关中之商贾,凡略有家赀者,谁家不得男丁三五、妻妾十余,奴仆数十?”

“粮米百石,为如此一户数十口食,不过旬月之功!”

“得此令在,关中可还有商贾,胆敢于秋收之后屯粮于仓,又售于春、夏?”

“既无得屯粮,自也无粮可售!”

“故此番,家上令老夫所布之政令,实乃限关中粮商,于春三月甲午(初一)后,再不得为粮商!”

看着萧何逐渐严峻起来的面容,又听着萧何这一番解读,阳城延面上神情,也是缓缓带上了些许诧异。

“怎会?”

“当是相公多虑吧?”

“家上此策,当只暂行于关中,以平抑粮价之权宜之计;待秋收前后,自当罢之。”

“若非如此,家上何必使相公布政令,而非书请陛下,颁诏立法?”

听闻阳城延前两句话,萧何只面色阴沉的摇了摇头。

待听到这最后一问,萧何面上的严峻之色,终是化作了一阵苦笑······

“少府所言,恰中要害啊······”

苦笑着发出一声长叹,萧何望向阳城延的目光中,也悄然带上了些许深意。

“前时,家上以传书陛下,言前时,家上于长陵受刺之事。”

“及请陛下颁布诏谕,以明律法,亦已为家上言于书中,呈于陛下当面······”

听到这里,阳城延终于是放下了心中最后那一丝侥幸,神情彻底严峻了起来。

萧何说的没错。

刘盈一道‘商人手里不能有超过一百石的粮食储存’的政令,实际上,就是冲着灭绝粮商去的。

道理很简单:无论是粮商,还是布商,亦或是其他什么商,要想卖某一类货物,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囤货。

比方说:一个商人想做布匹生意,那首先要做的,就是招募几十上百名熟练的织工,为自己织出布匹。

等手上有了千儿八百匹布帛的存货,这才能在市集寻处位置,挂起一个‘X氏布铺’的招牌。

若不然,真带着三五匹布就去开店,等货卖完了,怎么办?

卖布五分钟,歇业两个月?

这还算好的,毕竟再怎么说,布匹也属于手工产品,只要有原料,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

粮食,却是‘货物’当中,极为特殊的一类。

作为粮食贸易的经手者,商人根本无法凭自己生产粮食,只能在每年秋后,从百姓手里买。

而在粮食被买回来之后,粮商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妥善储存,等到春、夏两季,百姓青黄不接之时,再加价将粮食卖还给百姓。

简单来说:布商,赚的是‘将蚕丝、麻绳织成布匹’的加工费,而粮商,赚得则是大批粮食长期储存的管理费。

既然是管理费,那必不可缺少的环节,自然就是管理。

具体来说,就是在秋收之后,把粮食从百姓手里买回家,放在粮仓存起来。

而刘盈一道‘商人不能屯粮超过一百石’的政令,却是精准打击到了粮商赖以生存、牟利的致命要害。

一百石粮食,够干嘛用?

——按如今,关中农民每户都坐拥百亩田,亩产二石余来算,一户农民一年的粮食产出,就是二百多石!

也就是说,在刘盈这道政令之后,商人要想合法屯粮,那最多只能屯一户农民在秋收之后,所得粮食产出的一半!

很显然,没有任何一个商人,会愿意为了储存一百石粮食,去耗费精力建造粮仓,并派人看管。

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商人,愿意接受‘每年一百石粮食’的市场份额。

如此说来,萧何说的,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废材太子成霸道皇帝穿越到古代,从七品芝麻官做起重生人皇吕奉先围炉三国重生野生时代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寒门妖孽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吾乃帝师大明:什么,你让我起兵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