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想好,何时回去。”裴常清低眉顺眼,温顺的像一只小兔子。近乡情更怯,毓灵宫有裴常清二十几年的回忆,他还没有做好重新面对的准备。
令仪的气来得快去的也快,听了两句好话就全部烟消云散了,笑吟吟道:“不着急,等你想好了,随时回来。”
他虽固执了些,可到底是为了上官阑,若说令仪心里一点点感激和感动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两人心平气和地寒暄了半个时辰,临走时,裴常清执意把桌上那盘没动过的点心包起来交给令仪。
令仪不大爱吃甜食,但盛情难却,她便欣然接下。
“这家点心远近闻名,二小姐一定要细细品尝。”话音刚落,裴常清一个闪身便消失在了窗口。
会轻功就是好……
令仪掂了掂手里有些分量的点心,怀着万千思绪出了客间。
有人正从楼梯上来,令仪便放缓了脚步,等那两人过去。其中一人态度谦卑,极为恭敬地低声说着这什么,至于说了什么,令仪离得远,并没有听清楚。另一人则沉沉地点着头,目光一直放在脚下。
令仪随意向楼下望去,陶珩衍独自一人坐着,也正向楼上看来。令仪以为陶珩衍瞧见了她,不好让他久等,加快了下楼的步伐。
“完了?”陶珩衍瞄了一眼她手里多出来的纸包,“这是?”
“点心。”见陶珩衍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令仪也坐了下来。
陶珩衍眼角噙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给的?”
令仪点点头,似乎不欲多言。
陶珩衍没有再追问,唤来小二点了菜。
紫云楼人多嘴杂,两人都安安静静地埋头吃饭,偶尔聊上几句,也都是些琐事。
才吃了一半,门口突然“碰”的一声,像是重物落地的声音。伴着行人高低起伏的惊呼声,门口逐渐嘈杂起来。
令仪放下筷子正要去一视究竟,恍然想起陶珩衍的叮咛,默默在心里数了五下。
数到第三下时,楼上急匆匆跑下来一人,令仪觉得眼熟,半晌才想起来,是方才下楼时遇到的那两人。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紫云楼正门口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张管事抹着额头上急出来的冷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人群挤进去。
陶珩衍没有动,令仪也没有离开,坐在长凳上伸长了脖子,只瞧见密密麻麻的后脑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