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今后的科举应该重实务,轻经文。”李东阳出列道。
李东阳突然出列回答,顿时让几位都惊呆了,这李东阳怎么也学会拍马屁。
此中唯一不愉快的就只有礼部尚书周洪谟,他听了李东阳的提议,顿时怒意上头,说道:“启禀皇上,臣对此不敢苟同,科举乃国家抡才大典,岂可轻易改变。”
“周尚书,科举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自唐以来,科举考试的内容就一直在变化,因循守旧可要不得。”刘珝开口道。
周洪谟对于这个内阁首辅还有次辅这两人一心迎合朱佑樘,深以为耻辱,身为宰执一位逢迎君上,岂是君子所谓。
于是周洪谟气愤道:“刘学士,身为阁臣,岂能如此刻意逢迎君上,再说,自我大明开国以来,太祖定下的科举抡才,内容从未改变。正所谓祖宗之法岂可轻改。”
“有何不可改,科举就是为国选才,时移世易,如今朝堂需要什么人才,针对此进行考试有何不妥?”刘珝问道。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周洪谟激动道。
“你才是食古不化。”刘珝义正言辞道。
“启禀皇上,若是进行科举改革,臣请辞去礼部尚书一职,让臣致休回老家。”周洪谟请辞道。
他知道这是朱佑樘有意进行科举改革,只是借助刘吉和刘珝之口说出来而已。对于违礼之事,他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而又无力改变朱佑樘的想法。
唯一能做的便是眼不见心不烦,回家!
“周卿家,只是商议科举而已,何必要闹到辞职,不至于。”朱佑樘规劝道。
对于礼部尚书的人选,朱佑樘还没有想好,所以暂时还是需要周洪谟任职礼部尚书顶上,直到他物色到满意的礼部尚书为止。
周洪谟也不是真想辞职,只是想试探一下朱佑樘的态度,看他还是出言挽留他,他稍微心安,说实话他还没有真正准备好辞职的打算。
“启禀皇上,臣也认为需要进行改革。”刘健也出列赞同道。
周洪谟一看几人中除了他自己反对,其他都赞同,知道事已不可为。于是也不在出言反对。
朱佑樘一见这么多人,都明白自己的改革意图,而且显示默许状态,不由得有些振奋,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支持自己。溜须拍马也好,想有所为也罢,只要是支持自己的,都是好同志。
既然这么多人支持,朱佑樘觉得自己的步子可再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