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西山煤业的盘子交给了寿宁候张鹤龄跟自己的勋贵卫队,朱厚照转身就去了西山交接。
作为大明皇帝,真要频繁在城内城外摆摊做买卖,难免刘健老儿又要给他上课。
看了一下砖瓦窑跟炼炭窑的进度,让西山管事太监刘章,另请一队宫内账房,跟寿宁候府做好了交接,朱厚照就回了钟粹宫。
刚刚回到钟粹宫,李忠那边来报,他的几位师傅梁储、王华、杨廷和,还有阁臣谢迁打着经筵的名义求见。
梁储等人求见的目的,朱厚照很清楚,无非刘大夏一案牵连甚广,要给刘东山一个体面而已。
但给了刘大夏体面,朱明皇室的体面也就没了,所谓刘大夏隐瞒军报,也不是他一个人干的,而是整个内阁干的。
刘大夏倒霉就倒霉在携手东厂提督太监王岳,隐瞒锦衣卫战报。
持续半年的战事,要说三阁臣跟六部堂都不知道,那才是真正的瞎话。
就如刘大夏所言,时值大行皇帝大丧期间,确实不宜动兵。
但朱厚照要治的也不是刘大夏一个人的罪过,而是整个东南士绅的罪过。
没有宣府大败,朱厚照也没打算动刘大夏,因为对付台面上的人物,总比对付那些阴私货要简单一些。
作为詹事府詹事的梁储,注定是要入阁的,他带着几人求见,朱厚照倒是不好不见。
“诸位师傅来了,请坐!”
钟粹宫虽为宫中禁地,但作为正德小皇帝的师傅,在他为皇太子期间,梁储等人还是偶尔来过钟粹宫的。
见钟粹宫内并没有什么新朝气象,也没有什么莺莺燕燕的味道,梁储便开口说道:
“陛下,守制期间宫内经筵是否依照惯例?”
梁储所说的经筵惯例,就是自二月至端午,八月至冬至,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所讲内容倒也不是纯儒学,而是以经义为主,辅以历代史料的帝王课业。
按照制定经筵仪注的三杨内阁意思,经筵就是革君心、正君心的一场同化课业。
按照今人说法,经筵一日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日之进;经筵一月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月之进。
说白了,经筵就是大明文臣们,自英宗开始在成化朝兴盛,将大明皇帝拉入官场的权重手段之一,也是文臣们夹带私货最多的地方。
宣宗所谓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如果辅以击败瓦剌马哈木的战绩,可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那叫‘内修文德,外修武德’。
只是英宗之后,大明皇帝内外兼修的都是文德,缺了武德的固江山之‘德’,大明可就正经成了文人天下了。
这也是洪武末期,太祖高皇帝要大兴杀伐的原因,宋亡于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大明的士大夫想与老朱共天下,结果也就只能被逮住挨个放血喽……
“梁师傅,这是皇考旧制,自然要延续的,只是朕想听一听史籍之中所记历朝历代的国土范围,不知诸位师傅能否安排一次这样的经筵?”
在众人看来,小皇帝会抵制经筵,只因自弘治帝遽崩之后至今,宫中经筵便被暂停了。
也因近期国事繁忙,内阁也有意暂停经筵,梁储等人此次重提经筵之事,还真是为了给刘大夏说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