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辅皱了皱眉头,反驳道:“老将虽有经验,但如今贼人狡诈,战法多变。齐王殿下年轻有为,思维敏捷,更能适应如今的战局。况且,齐王殿下身为皇子本应为陛下分忧,为国家效力。”
又一位大臣轻咳一声,上前一步,缓缓说道:“次辅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齐王殿下毕竟年轻,过往虽展现出不凡的才华,可实战经验相对匮乏。此次洞庭贼人狡诈多端,且势力庞大,绝非易与之辈。让齐王殿下贸然挂帅,奔赴如此艰险的战场,是否太过冒险?一旦战事陷入僵局,或遭遇突发状况,齐王殿下能否妥善应对,实在令人担忧。”
另一位大臣紧接着说道:“是啊,陛下。臣听闻齐王殿下性格豪爽,行事有时稍显急躁。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需得统帅冷静沉稳,深思熟虑,方能做出正确决策。臣以为,选派一位经验丰富、性格沉稳的将领挂帅,更为稳妥。”
次辅皱起眉头,反驳道:“诸位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齐王殿下年轻,这恰恰是他的优势,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更能适应如今复杂多变的战局。至于性格,齐王殿下也在不断成长,此次出征,对他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
朝堂上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大臣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吵声此起彼伏。
皇帝看着这混乱的一幕,心中烦闷不已,忍不住重重咳嗽了几声,试图让大臣们安静下来。
“都别吵了!” 皇帝的声音虽然虚弱,但威严依旧,“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决定。诸位爱卿,可有其他合适的人选?”
一时间,朝堂上安静了下来,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再敢轻易发言。
这时,宝亲王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挂帅之人不仅要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更要有一颗公正无私的心。臣推荐镇国大将军平靖。他多年征战沙场,经验丰富,且为人正直,定能带领大军平定叛乱。”
宝亲王的话刚说完,便有一些大臣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次辅却不以为然,他说道:“宝亲王,镇国大将军固然厉害,但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此次平叛,路途遥远,战事复杂,恐怕他难以胜任。”
宝亲王微微皱眉,说道:“次辅大人,镇国大将军虽年事已高,但他的威名仍在。贼人听闻他挂帅出征,必定心生畏惧。况且,军中还有许多年轻将领,他们可以在镇国大将军的带领下,发挥出最大的实力。”
就在双方争论不休的时候,三皇子齐王站了出来,他英姿飒爽,目光坚定地说道:“父皇,儿臣愿带兵出征,平定洞庭之乱。儿臣愿为大楚江山,为父皇分忧解难。”
皇帝看着齐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随即又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此次平叛的重要性,也明白其中的风险。
若齐王打了胜仗,他在朝堂上的威望必将大增,皇位之争也将毫无悬念。
但若是失败,不仅大楚江山将陷入更大的危机,齐王的性命也将堪忧。
“老三,你可有必胜的把握?” 皇帝缓缓问道。
齐王单膝跪地,说道:“父皇,儿臣不敢保证必胜,但儿臣定会全力以赴。儿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平定叛乱,儿臣愿提头来见。”
皇帝听了,心中有些动容。
他看了看下方的大臣们,又看了看齐王,沉默良久后,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容朕再考虑考虑。今日朝会就到此为止,诸位爱卿退下吧。”
大臣们纷纷跪地,高呼 “万岁”,然后陆续退出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