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雨声、马蹄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雨夜的死寂。刘文通知道,万民军已然按捺不住,率先发动了攻击。
他的目光瞬间锐利如鹰,毫不犹豫地迅速抽出腰间长刀,刀身划过雨夜,发出清脆的声响。
紧接着,他扯着嗓子,声如洪钟般喊道:“抽刀,御敌!听我号令,从侧面快速冲杀过去!” 此时,他们所处的位置是山丘的山坡,战马已然在他的指挥下,做出了冲锋的姿态,那股一往无前的气势一旦形成,便绝不能轻易停下。
他深知,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任何犹豫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于是,刘文通果断做出决定,他要带领手下的士卒,从侧面不顾一切地冲杀下去。
先抢占高点,利用地势的优势向下俯冲,如此一来,一般的步卒根本无法抵挡骑兵借势冲杀所带来的强大威势。
身后的骑兵们听到刘文通的命令,训练有素地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整齐划一地抽出腰间长刀,冰冷的雨水顺着锋利的刀刃滑落,在昏暗的夜色中闪烁着森冷的寒光,仿佛是死神的眼眸在黑暗中窥视。
骑兵们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警惕,他们的目光如炬,时刻警惕地注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敌人动向,每一个人都紧绷着神经,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崔古看到刘文通的部队有所行动,他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下达了进攻的指令。
刹那间,埋伏在道路两侧的两千五百步卒如汹涌的潮水般,不顾一切地涌出。他们手持长枪和盾牌,口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向着刘文通的骑兵疯狂冲来。
步卒们的脚步重重地踏在泥泞不堪的地面上,溅起大片浑浊的水花,在倾盆大雨的掩护下,他们仿佛一群从地狱中杀出的恶鬼,向着敌人发起了最为猛烈的冲锋。
刘文通深知战机稍纵即逝,他身先士卒,双腿用力夹了夹马腹,胯下的战马像是听懂了主人的命令,发出一声激昂的嘶鸣,四蹄刨地,迅速加速。
在他的带领下,整个骑兵队伍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向着山丘疯狂冲了上去。这座山丘并不算高,坡度也不算陡峭,虽然对于骑兵的冲锋来说,确实存在着一些阻碍,但在刘文通和他的手下们眼中,这些阻碍仅仅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麻烦罢了。
在风雨的呼啸声中,马蹄声急促而有力。大概十几息的时间,刘文通凭借着出色的骑术和身下优良的战马,率先冲上了山丘。
他的身侧,十几个骑兵也紧紧相随,迅速跟了上来。刘文通站在山丘之上,俯瞰着山下的局势。只见山脚下的万民军,此刻还在远处奋力奔来,但已然逐渐逼近。
他没有丝毫犹豫,深知此时进攻的时机正好,一旦错过,再想突破敌人的防线,必将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于是,刘文通高高举起手中长刀,雨水顺着他的手臂不断流淌,他的眼神中透着决然,大声喊道:“兄弟们,随我冲下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喊罢,他一马当先,带着身后的骑兵,如同一群下山的猛虎,向着山下的万民军猛冲而去。战马嘶鸣,狂风呼啸,他们的身影在雨夜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仿佛要冲破这无尽的黑暗,杀出一条血路 。
骑兵们顺着山丘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下,风在他们耳畔呼啸,雨声被远远抛在身后。马蹄重重地踏在泥泞的山坡上,一路上溅起无数浑浊的水花,大小不一的石子也被高高踢起,四散飞溅。
刘文通骑在高大健壮的战马上,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狠辣与决绝,双手紧紧握住长刀,那长刀在黑暗中闪烁着冰冷的寒光,好似暗夜中寻觅猎物的猛兽獠牙。他双腿紧紧夹住马腹,以极快的速度向着山下猛冲,那气势仿佛能冲破一切阻碍。
一千轻骑紧随其后,他们整齐有序,宛如一条奔腾的黑色水流,从山上汹涌而下。一时间,马蹄声、风声、士兵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震得人耳鼓生疼。
不过眨眼间,他们便冲杀到了山脚下的平原,激起地面上大片的泥水,仿佛平地涌起一阵黑色的浪涛。
就在此时,刘文通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他目光如炬,仔细观察着前方万民军的一举一动,惊愕地发现,那些士卒行动起来极其艰难,每迈出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仿佛双腿被灌了铅一般,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
更让他警觉的是,经过仔细对比,他发现万民军现在所处的位置和刚才骑兵从山上冲下来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也就是说,在刚才骑兵迅猛冲下的这段时间里,万民军几乎没有移动。“前面有情况!” 这个念头瞬间在刘文通心中闪过,多年的征战经验让他对危险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
他的心脏猛地一缩,一种强烈的不安涌上心头,他迅速握紧缰绳,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试图提前发现潜在的威胁。
而似乎是为了印证他心中的担忧,下一秒,他身下的战马突然发出一声惊恐的嘶鸣,紧接着便是痛苦的哀嚎。刘文通只感觉一股巨大的力量传来,战马的速度飞速下降,原本有力的步伐变得踉跄起来。
他用力拉扯缰绳,试图控制住战马,然而一切都是徒劳。战马在向前又冲了没多少距离后,便前蹄一软,轰然栽倒下去。刘文通被甩了出去,在泥水中翻滚了好几圈才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