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时首辅他们对于这个结果,还不是很满意。于是他们又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伙同粮商们,将粮食全部囤积起来,每天在店铺限量销售。
如此一来,买不到粮的百姓,都产生了极大的恐慌。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众人开始传言,西北的旱灾已经影响到了京都,以后的粮价会越来越高,甚至可能有银子都买不到粮食。
梁粮价在百姓的哄抢中,几日之内,再次猛增,一直翻到过去的十倍。才终于放缓了涨价的速度。
这回,时首辅他们,才满意地开仓售粮。他们先放出十万石,这些粮食很快便被百姓,以及户部征粮官们,立刻抢空了。
停了两日,他们又模仿粮商从外地调粮的节奏,再次放出十万石粮食。如此反复操作五次,总共放出五十万石粮食。
太子集结的赈灾粮,才算堪堪凑齐。只是这样高价购来的粮食,却狠狠掏空了国库,原本预计的一百万石赈灾粮,恐怕是凑不出来了。
皇帝对于粮商囤粮的行为,十分恼火,但又没有相应的法律,可以去惩罚他们。
这次征粮的事,让皇帝久违地感受了一把,什么叫做憋屈。但是再憋屈,眼下的这关也要过。
没有办法的皇上,开始缩减自己以及后宫的用度。甚至开始暗中让户部的官员,向一些商贾抬钱,准备再征集第二批粮食。
当皇上将省吃俭用,以及外抬来的银子,都用作购买第二波赈灾粮后。皇上对于这些囤货居奇的粮商,已经起了杀心。
云溪这边掌握所有情况,见时机已经成熟,便让顾南萧把十家屯粮的三大粮仓,禀报给皇上。
而且还抓了三个护卫,他们都是从一开始就看守粮仓的人,还有三名掌柜,他们都是时首辅,匿名开设的粮铺的经手人。
顾南萧将这六名已经招供的人证,以及时首辅屯粮售粮的,又如何与粮商们勾结的证词,全部呈给皇上。
皇上看完这些证词,又亲自审问了六名证人后。愤怒地砸了龙案上,除了玉玺以外的所有东西。
他决定亲自出宫,带着御林军和金吾卫,控制住三座粮。
等时首辅得到消息,赶来粮仓时,看到的便是,坐在华盖下,一边喝茶,一边等着他现身的皇上。
时首辅在与皇上那满含怒意的双眼,四目相对时。吓得双腿发软,险些无法站立。
他跌跌撞撞地来到皇上面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而后一边磕头,一边向皇上解释:
“陛下明鉴,臣囤积这么多粮食,是因为我那不成器的庶子,曾做过一个梦,他说西北会闹旱灾。
当时臣不说出来,只是为了不引起恐慌,但又怕真有此事,朝廷为难,这才早早并高价囤积了一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没想到时清臣的梦,竟然真的应验了,所以并非臣有意欺瞒陛下。
皇帝可不是傻子,听着他漏洞百出的谎言,意味深长的“哦”一句,而后问道:
“时首辅既是想为朝廷分忧,怎不在征集赈灾粮食时,便将粮食售卖出来,却联合京中粮商,囤货居奇,哄抬物价,这可和你说的为朝廷分忧,背道而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