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是个好词,她知道。
许新安说道:“我们聪聪确实是个好孩子。”
别管怎么说,夸就是了。
老爷子:“……”
他看了许新安一眼,想问他,“你有个外号叫大彪子你知道吗”,但是再一想,大过年的,算了,别给人添堵。
爷俩拿着新对联回了家,还是被邓念英说了一顿。她一看就知道那对联贴上又揭下来了。
“让你贴个对联你都贴不好,要你有什么用。”
许新安和许聪聪都不说话,许新安沉默着贴对联,许聪聪老老实实的站一边,伸小手指着对联上的字,问她爸:“这是什么呀?”
许新安挨个教她,爷俩就当邓念英不存在。邓念英又念叨了两句才算完。
贴完对联,许新安还要做一件事,炒花生。
他把家里的旧铁锅放在炉子上,锅里放上之前就挑好的沙子,炒热了以后把花生放进去炒,这一翻炒就是半个小时左右。
许聪聪就坐在一边,一会尝一个,一会再尝一个,许明明在一边眼巴巴的看着,邓念英不让她吃花生,怕她噎着。
李云锦找来一个石臼清洗干净,把花生放进去捣碎,然后给许明明吃。
现在可没有搅拌机,除了这种手工捣碎,那就只能是人工咬碎了,李云锦不爱干那样的事,觉得从自己嘴里嚼碎了喂给别人,纯属恶心人,是欺负小孩不懂。
花生炒好了要放在簸箕里摊开晾着,这样才会比较酥脆。
天擦黑的时候,许新安和邓念英开始上香、上供,敬祖宗、老天爷、灶王爷、门神,各路神仙都要敬。
八仙桌后面的条几上摆放了祖宗牌位,八仙桌上放了供品,整只的鸡和鱼,方块状的五花肉,还有沏好的茶。
按照传统认知,八仙桌两边的椅子上今天也不能坐人,因为回来享受供品的祖宗会坐在那里。活人再坐上去就不礼貌了。
邓念英叮嘱了许聪聪,让她不要坐。
许聪聪天生反骨仔,邓念英叮嘱完一扭头的工夫,她就爬上去了。
邓念英:“!!!”
非逼着她大过年的打人是吧?
她抄起鸡毛掸子,许新安赶紧劝道:“没事没事,自家祖宗,有什么关系,聪聪坐的那个位置是咱爸的,他当爷爷的,还能跟自己的孙女计较不成?”
邓念英:“……”
你咋知道那是你爸,不是你爷爷奶奶呢?上面可是摆着三个牌位呢!
李云锦也说:“没错没错,计较就是他的错,我们聪聪过完年就4岁了,他还没抱过呢,抱一下怎么了?我们聪聪还没嫌弃他老呢!”
邓念英:“……”
她看了许新安一眼,放下了手里的鸡毛掸子。
行呗,是你们老许家的祖宗,又不是她老邓家的。
邓念英和李云锦去厨房做年夜饭,许新安索性把许明明抱到另一边的椅子上坐下了。
许新安对着牌位念叨:“爷爷,奶奶,爸,聪聪和明明是我闺女,你们的曾孙女、亲孙女,孩子小呢,坐一下就让她们坐一下,你们别计较啊。别和孩子一般见识。求你们保佑聪聪和明明健健康康、聪明伶俐,以后学什么都快,考个大学,去城里坐办公室。别让她们吃苦啊。你们想要啥,托梦给我,我都给你们备上,记得保佑我闺女啊。”
说完,他双手合十在那儿鞠躬。
至于他两个闺女伸着手指头去戳鸡鱼肉,他就当没看见好了。
反正他的态度是很好的,祖宗要是不保佑,那就是祖宗的错。
吃年夜饭之前,还是要先上供,煮好的饺子、切好的熟肴,都要先端上供桌,然后要烧元宝,给神仙磕头、倒酒。这些事情是李云锦带着许新安和邓念英做。
上完供,再放一挂鞭炮,然后就可以吃饭了。
他们吃的比较早,小孩子吃完以后要早早睡觉。
许新安说:“明年咱们也买个电视,这样就能看晚会了,省的再到别人家去看。”
邓念英说:“你不会不看啊,又不是什么非看不可的东西。”
“过年嘛,看看晚会能热闹热闹。”
许新安问许聪聪:“要买电视吗?”
许聪聪嘴里嚼着肉丸子点头:“买。”
许新安高兴了,“看,我闺女说要买。”
“你闺女懂啥啊?她知道一个电视多少钱吗?”
“她管那些干嘛,她知道想要电视就行。”
夫妻俩习惯性斗嘴,倒也没有真吵起来。
吃完饭,许新安就带着孩子在院子里溜达,让她们消消食再睡,不然夜里该不舒服了。
许聪聪有好多滴滴金,在院子里放了好大一会,直到她哈欠连天,被李云锦抱去哄睡,那时候,许明明都已经睡着了。
两个孩子睡下之后,大人们没过一会也就睡了。
南辛庄没有守岁的习惯。
但是在除夕的夜里,要留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