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头在屋里透过窗户看着院子里忙碌的场景,沈老头激动地对沈老太说:“没想到咱们老了还能住上新房子,真是托了这些好心人的福啊。”
沈老太也抹了抹眼角的泪花,说道:“是啊,这都是孩子们孝顺,还有里正和乡亲们的帮忙。”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欣慰,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了向往。
沈书砚则在一旁和里正商量着建宅子的细节,他提出想给祖父祖母建一个宽敞舒适的房间,里面要有大大的窗户,能让阳光充足地照进来,冬天的时候可以晒晒太阳。
里正听了,不住地点头,还建议在房子旁边再搭一个小棚子,可以用来存放农具和杂物。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拿着图纸在院子里比划着,精心规划着每一个角落。
阳光洒落在建筑图纸上,泛出微黄的光晕。
沈一棠站在石桌前,周围围聚着沈书砚和几位工匠。
她垂眸看着图纸,表面上神色懵懂,就像原主那般对这些复杂的线条和标注一无所知,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内心正有无数的想法在涌动。
她看似随意地站着,手指却不自觉地微微蜷缩,努力压抑着想要立刻指出问题和提出见解的冲动。
当工匠们讨论屋顶的飞檐设计时,她只是静静地听着,眼神里却闪过一丝光亮。
等大家的讨论稍有停歇,她拉了拉沈书砚的衣角,小声地说:“哥,我觉得这个飞檐的弧度可以再大一点。你看啊,飞檐的弧度大小和房屋整体的风格息息相关,大一点的弧度能让屋子看起来更有气势,而且在排水方面也会更有优势,下雨的时候,雨水能顺着弧度更快地流走,不至于积水损坏屋顶。”
沈书砚微微皱眉,思考了一下她的话,转头看向工匠们。工匠们开始小声讨论,有的点头,有的则露出疑惑的神情。
沈一棠抿了抿嘴唇,没有再多说,继续安静地看着图纸。
过了一会儿,讨论转到了房屋的梁柱布局。
沈一棠又轻轻碰了碰沈书砚,低声道:“哥,这里的梁柱间距,我感觉可以稍微调整一下。”
“咱们这屋子如果按照现在这个间距,从建筑的力学角度来看,可能在承受重量上不太均匀。要是缩小一点间距,屋子的承重能力会更好,也能更稳固,遇到大风大雨或者时间久了,都不容易出现歪斜之类的问题。”
“而且,这样调整后,屋内的空间划分在视觉上也会更和谐呢。”
沈书砚眼中露出一丝惊讶,他看着妹妹,似乎有些疑惑她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但还是把她的建议传达给了工匠们。
工匠们仔细研究图纸后,发现沈一棠提出的建议确实有道理,纷纷对她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沈一棠依旧保持着那副不太懂的模样,只是嘴角微微上扬。
她知道,自己不能表现得太过突出,但为了家人能有一个完美舒适的家,这些建议她必须说出来。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无论是门窗的雕花样式,还是房屋的基础排水系统,她都悄悄地和沈书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