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家村,姜老三猛地连打了三个喷嚏,他一边揉着鼻子,一边嘴里嘀咕:“肯定是我那两个闺女在念叨我了。”话音未落,便瞧见门口又来了同村之人,怀里还抱着个竹筐。
忙对着仍在弯腰整理蔬菜的刘氏高声喊道::“媳妇,又来人了。”
刘氏直起身来,轻轻捶了捶腰,随即抬脚往门口走去,边走边面带笑意地高声招呼道:“二婶子,您来啦!”
同宗长一辈的大刘氏先将竹筐放下,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应道:“可不是嘛。家里这茬韭菜和茄子刚熟,一家人哪能吃得完这能多。我就寻思着过来问问你,看你这儿能不能收下?” 言罢,抬手朝竹筐的方向指了指,示意刘氏上前查看。
刘氏打眼一瞧,竹筐里的蔬菜鲜嫩水灵,显然是刚采摘不久。
于是,笑着答道:"婶子,我还能不信你不?一看你家蔬菜就种的好,我这就给你过秤。"说罢,拿起竹筐往姜老三处走去。
大刘氏双手来回搓动着,紧随刘氏身旁,不停地夸刘氏养了两个好女儿,这铺子才刚开张,就记挂起村中人。
刘氏笑着应承道:“这开铺子买谁的蔬菜不是买,咱们都住在同一个村里,理应互相照顾的呀。”说罢,把蔬菜放到盘秤上,示意姜老三看重量。
姜老三看过后,朝着大刘氏说道:“婶子,咱们韭菜和茄子都是一文钱一斤,这里一共是四斤,共计四文钱。”话罢,他从钱袋中拿出四个铜板递给大刘氏。
大刘氏笑着伸手接过,并说道:“行嘞,下次要是有其他成熟的蔬菜,我还往这儿送。你们是不是每两日收一回菜呀?”
姜老三连忙应道:“没错,婶子。您有成熟的菜尽管带过来就成。”
聊完这菜的事情,大刘氏视线转移到姜老三的腿处,关切了一番,接着又与刘氏话了几句家常,便回了家。
随后,村里又有几个人陆续过来卖菜。一直忙到天色擦黑,这才结束。刘氏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端起水瓢喝了口水,脸上带着些许忧虑说道:“也不知道收这么多菜,铺子里能不能用得完。如意走的时候是交代有多少收多少,可你瞧瞧,这都快装满一牛车了。”
姜老三笑着安慰道:“咱闺女的手艺你还不清楚吗?就咱那铺子的生意肯定好得很,这些菜定能消化掉,不用担心。再说,今天是第一次收菜,村里家家户户存的菜比较多,等这一茬收完,后面的量就不会这么大了。”
刘氏思索片刻,遂点头道:“嗯,你这话确实在理。”说罢,像是突然记起了什么事情,转身往门口走去,同时口中说道:“这一下午真是转眼就过去了, 我得赶紧去石头家把杉子领回来,这孩子,也不晓得自己回家,真是让人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