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郑琰晨只是被皇上罚打板子,朱樱一颗焦躁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
在宫中待了这许久,也不好再赖在宫里,跟裴佳玥告辞后,出宫回府。
一路听到不少叽叽喳喳声,似都在议论郑崔两家少爷打架的事儿。
可见这事儿闹得真不小。
宫里,皇上一阵头疼。
崇政殿外,板子打在人身上噼里啪啦的声音及郑琰晨的惨叫吵得人不得安宁。
崇政殿内,贵妃哭哭啼啼让人心烦。
皇后虽没出声,可那默默流泪的样子又让人心下不忍。
还有关内侯和国公爷,两位若大年纪的朝中重臣,顶着两颗花白的脑袋直挺挺的跪在下面,一个要他重罚,一个出言求情,他能怎么办?
只得忍了气,劝慰这个,又去安抚那个,真是伤透了脑筋。
将一肚子的气都恨不得撒在那个不省心的小子身上,五十板子,打少了,真恨不得打他一百板,最好打得他以后不能再到处蹦跶,省得给他惹事。
想是这样想,可也不能真下重手,万一真将人打废了,国公爷和皇后还不得跟他急。
国公府这边还好说,今儿这罚他们也无话可说,可关内侯那边,还真不好安抚,人家毕竟折了一条腿,以后是个废人,这口气可不是随便就能消了去的。
皇上心中烦闷,朝李公公一瞪眼,“还不将皇后和贵妃扶回宫里去。侯爷和国公爷也着人好生送回去,两位爱卿年纪大了,让人好生伺候着,万不可有闪失。”
关内侯对皇上的惩罚很不满,可皇上开了口,他也不好当面顶撞,再者他孙儿只是折了腿,没有丢掉性命,他也不能真的要求皇上要了姓郑小子的命来抵偿。
所以心中虽不满,也只能暗自咬牙,将这口气憋回心里,由着小公公过来将他扶起。
起身时与郑国公四目相对,火花四溅。
两家虽已是不死不休,可往日在朝堂上,尤其在皇上面前,还装得甚是和谐,今日,这表相也不装了,两人互相怒瞪着,似乎也恨不得象孙儿辈般扑上去掐起架来。
两位世子各扶了自己老父亲,亦如父亲般互相怒目而视。
皇上看着这一幕,更是头疼。
忙朝李公公挥挥手,让他赶紧将人带出去。
眼不见为净,也懒得管他们出去后是否个个斗成乌鸡眼,反正他们也不敢打起来,若真打起来也是好事,他正好趁机削了两家的官职,将他们手中的权柄收回一部分。
关内侯和郑国公都是老狐狸,自然不可能让他如愿。
两家在殿外又互瞪了半柱香,看着郑琰晨背后和臀部渗出的大片血迹,听着他连惨叫也叫不出,只剩下闷哼,关内侯觉得心中畅快了许多,朝郑国公一甩袖,先走了。
郑国公看着郑琰晨的惨相,又是恼,又是心疼,最后叹口气,也走了。
留下国公世子,等着打够五十板子,将儿子抬回府去。
这一场纷争总算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