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这个。”郑大夫望向中年妇女,他知道这株野山参的价值,只怕用不起。
李卫国又澹澹地说道:“物尽其用,还有什么比救命更有价值的呢?”
郑大夫深深望向李卫国,刚才他忙着看病,并没有注意到李卫国这个年轻人,想不到啊,出手就是价值几千块的野山参,这份气量,叫人不得不钦佩。
于是郑大夫使劲点点头:“好,先有一根参须就够用,我来熬参汤,没准老高这次真有救啦!”
此言一出,中年妇女和她儿子高尚都是一喜,简直是绝处逢生啊。
中年妇女不由自主地抓住李卫国的手:“小伙子,你看刚才阿姨光顾着惦记病人,还不知道你姓啥叫啥,你放心,这株野山参我们以后肯定慢慢还。”
“阿姨,先不说这些,治病要紧,我姓李,叫李卫国,您叫我小李或者国子都行。”李卫国能体会对方的心情,而且他既然把野山参拿出来,也就没准备朝对方要钱。
“李大哥,我……”高尚也紧紧握住李卫国的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万万想不到,萍水相逢,人家就拿出这么贵重的东西来给他父亲救命,这种恩情,叫他无以为报。
其实论年龄,高尚肯定比李卫国大几岁,不过他还是尊敬地朝李卫国叫了一声大哥。
李卫国轻轻拍拍他的胳膊:“先帮郑大夫去熬药,放心吧,一切都会苦尽甘来。”
嗯,高尚重重地点头,用袖子使劲抹抹眼睛,然后去外屋地烧火。
按照老辈人总结的经验,熬参汤不能用铁器,这个其实也有科学道理,免得起不良的化学反应。
所以郑大夫就找了个饭碗,小心翼翼地掐了根参须,掰成一小截一小截的,放进瓷碗里,再加入适量的水,上面再扣个瓷盘,然后开始上锅,小火慢蒸。
半个小时之后,参汤就好了,半小碗,黄澄澄的,等稍微晾一下,高尚就拿着瓷勺儿,给父亲喂参汤。
李卫国也在旁边照应着,一只胳膊将高教授稍微扶起来点,然后另一只手帮着捏开嘴巴。
于此同时,李卫国也缓缓地将白光输送到高教授体内,帮他调理五脏六腑。
在李卫国的感觉中,高教授的身体,就像是接近干涸的河床,所以对白光的消耗非常大。
不过既然选择了救人,李卫国也就不会吝啬。
等到半碗参汤喂完之后,又把高教授放平,让他躺下来,李卫国也出了一身汗。
“估计过一个小时,老高就能醒,然后等明天早上,再熬一次参汤,剩下的,就看老高的造化了。”郑大夫再瞧瞧高教授的面色,感觉比刚才好多了,心里也不由重新燃起希望。
其实高教授并没有患上什么要命的病,就是身体长期透支,几近油尽灯枯的程度,没准通过这棵老山参的滋补,真能把命救回来。
留完医嘱,郑大夫还要回单位值班。
秦教授和李卫国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也一同告辞,嘴里还安慰了家属一番。
李卫国则把野山参留下,高尚还向他要联系方式,李卫国摆摆手,表示明天还会再来探望。
出了大杂院,几人坐到车上,回农大的招待所。
李卫国先把秦教授送回家,下车的时候,秦教授轻轻拍拍李卫国的肩膀:“小李,我还有一年半就退休了,到时候可以去你们那里继续工作吗?”
没等李卫国回答呢,田大贵使劲拍了下巴掌:“老秦啊,你要来,俺们欢迎还来不及呢,哈哈哈。”
“好,那就一言为定!”秦教授使劲点点头,夜幕中,他的面庞无比坚定。
他倒不是因为高薪待遇,只为那一棵野山参,在他眼中,代表的是一颗赤子之心。
李卫国也不由大喜过望,对农机具厂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回到招待所,郑先农也来看望李卫国等人,还领来几名同学。
李卫国也就在食堂那边弄了点花生米啥的,跟大伙边喝边聊。
第二天上午,李卫国他们又去了高教授家里,进门一瞧,只见高升正给父亲喂小米粥呢。
高教授已经醒了,气色也好了许多,但是还非常虚弱,只是朝李卫国点点头,然后就缓缓闭上眼睛。
“小李来了,快坐。”女主人看到李卫国,也抑制不住脸上的欢喜。
刚才郑医生已经来过一趟,给老高号脉之后,郑医生也啧啧称奇:高教授体内,已经重新恢复生机。
虽然还很弱,但是只要精心调养,身体肯定可以慢慢恢复,也就是三五个月的事儿。
郑医生行医多年,也是第一次见证这种奇迹,他只能把这个归功于那株野山参。
正因为如此,高教授一家人,自然把李卫国当成了救命恩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要不是李卫国出手,高教授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起死回生。
李卫国他们坐下喝了一杯水,然后就起身告辞。
高尚已经给父亲喂完小米粥,跟着出来送客。
到了院子里,这个小伙子再也忍不住,抓住李卫国的胳膊,泣不成声:“李大哥,救命之恩,我们一家无以为报,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我听说李大哥你们要建农具厂,等我照顾父亲一段时间,然后我就去你们那里报到。”
李卫国一问才知道,高尚也是子承父业,学的工程机械,前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家电机厂当技术员。
也行,老高暂时没请到,请一位小高也不错。
李卫国也点点头:“先不急,我们的厂子还没影呢,怎么也得来年才能搭起架子,这段时间,你就好好照顾老爷子就成。”
“还有,你也可以帮我们联系一下你的同事和朋友同学这些,我们厂子薪水还是不错的,像你们这种技术员,月工资最少二百块钱,要是像你父亲那种级别的,月工资最少五百块。”
这话把高尚都听得一愣一愣的,他现在的工资,才定到三十八块五,感觉就不少了。
他本来是抱着报恩的想法,才要去帮李卫国工作的,可是现在看来,好像真不错。
高尚有两个同学,家都是外地农村的,留在春城工作,没房子,没对象,更没钱去改变,平时凑到一起喝酒的时候,都没少吐槽生活的艰辛,或许这还真是一个机会,改变命运的机会。
高尚望着李卫国远去的背影,心中已经暗暗下定决心。
李卫国他们没啥事,就逛了一天的商店,给家人买了不少东西。
转过天来,李卫国又去了轴承厂一趟,这边是关系单位,既然来了,当然要去登门拜访。
再说了,以后很可能还会在业务方面进行一些合作。
春城这边,别的不敢说,那些退休的高级技工,一抓一大把。
因为实行接班制,有些老工人退休都比较早,五十刚出头,照样年富力强,要技术有技术,要经验有经验,李卫国希望多招揽一些,让他们能继续发挥余热。
轴承厂的于长水看到李卫国,也不由得喜出望外,他五月节前,去过一趟大馒头屯,运了两车鸡蛋鸭蛋回来。
可惜那个时候李卫国没在家,没见着面,这下可逮住人影了,说啥也不放李卫国他们走,非要在市里多玩几天,他也好尽一尽地主之谊。
李卫国哪有时间啊,把给于长水带来的山货留下,然后叮嘱他帮忙寻找合适的工人。
“待遇这么好,哈哈,国子兄弟,要不我去你们厂子得了。”于长水嘴里开着玩笑,但是那股子羡慕,还真不是假的。
李卫国摆摆手:“于哥你就别跟着掺和了,也不能全找工人,像是销售人员,也帮我们踅摸踅摸。”
“国子你就放心吧,你真想要,我们轴承厂好几百号退休职工,我都给你领去,拄拐棍的要不?”于长水说啥也没放李卫国他们走,招待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李卫国也算是基本完成了此行的任务,回到农大,正式跟韩教授和秦教授他们辞行。
校方又挽留了一天,余校长等领导又再次宴请,因为田大贵捐助的五十万元,已经打到农大的账户上,真金白银,一分不差。
搞得余校长他们天天开会,研究怎么把这笔钱花到刀刃上。
下边各个院系也开始蠢蠢欲动,搁浅的研究项目,也是时候重新申报启动,一股学术风暴,在农大悄然刮起。
而田大贵则功成身退,美滋滋地开着小轿车,踏上归途。
车上除了李卫国和王燕之外,还多了一位客人,就是省报的陈露记者。
陈记者是来进行深入采访的,力图在报纸上全面展示田大贵的风采。
她和王燕坐在后排,聊得很是投机。
两个女人,除了事业,聊得最多的当然是家庭。
当王燕询问陈记者家里情况的时候,陈记者脸上的神色很是复杂,叹了口气道:“我现在是单身。”
结果车子勐的一拐,差点开到沟里。
坐在副驾上的李卫国惊出一身冷汗,他瞧见田大贵开车不大专心,总惦记着从后视镜里瞄人家,于是就连忙和大贵叔替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