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瞧出来了,大贵叔对人家陈记者好像有点啥想法,所以听到人家现在单着呢,心里有点激动,没控制好方向盘。
想想大贵叔都四十了,还是光棍儿,也怪可怜的。
这两年也不是没有给大贵叔介绍对象的,有农村的,也有县里的,不过都没成。
李卫国知道,大贵叔好歹也是见过世面的,所以一般人他还瞧不上。
想不到啊,他对这位陈记者竟有点一见钟情的意思。
既然如此,李卫国觉得可以尝试一下,找个大贵叔不在场的时机,问问陈记者的意思,当然了,最好是在采访结束之后。
下午一点多钟,小轿车就开进罐头厂院里,正赶上下午上班点儿,工人们大都骑着自行车,陆陆续续从大门进厂。
李卫国把车停在办公室前面:“陈记者,到站了,这就是我们的罐头厂。”
几个人从车里下来,先直奔食堂,中午饭还没吃呢。
“大贵叔,国子,王点长,你们总算是回来啦。”徐明亮闻讯迎了出来。
因为在龙江那边开设两家分厂,所以像是高大林和王军他们,都派出去了。
李卫国和徐明亮打个招呼,然后介绍道:“亮子,这是陈记者,这次大贵叔给农大捐款,陈记者特意来采访的。”
“大贵叔,你这是要上报纸啦!”徐明亮也知道捐款的事,嘴里开着玩笑,“大贵叔,有五十万,能买多少报纸,湖一辈子墙都用不了。”
田大贵也呵呵一笑:“那能一样吗,你小子少贫嘴,赶紧安排饭菜,俺们都饿得前胸贴后背啦。”
食堂的大师傅也不敢怠慢,很快就给炒了四个菜,主食是中午蒸的白面大馒头。
田大贵还真饿了,抓起一个大馒头,使劲咬了一大口,然后才想起来让客:“陈记者,在俺们这别外道,中午先对付一口,晚上再弄点好的,给你接风。”
“这已经很好了。”陈记者看看桌上的四菜一汤,笑着点头,这年头,一般人家,也就是一菜一饭。
吃完饭,陈记者就在王燕的陪同下,在厂子里进行各种采访。
李卫国瞧着田大贵也要跟着,就连忙将他拽住,等王燕他们出屋之后,李卫国这才笑道:“大贵叔,你看陈露记者咋样?”
“挺好的,说话办事都干脆利落。”田大贵回道。
李卫国也笑着点点头:“大贵叔,你也该成家喽。”
腾地一下,田大贵脸红脖子粗的,嘴里支支吾吾:“国子,人家是大学毕业,又是大记者,能瞧上俺才怪涅?”
“大贵叔,咱可不能妄自菲薄,您是外国户口,这年头,二十多岁的大姑娘,找外国老头的都有,就为了出国。”徐明亮也在旁边熘缝。
田大贵瞪了他一眼:“滚一边去,人家陈记者可不是这样的人。”
“瞧瞧,这还没怎么样呢,就护上了。”徐明亮笑嘻嘻的,也没个正型。
李卫国则认真地说道:“大贵叔,等采访完了,我叫王燕给问问,万一人家陈记者没意见呢,再说了,大贵叔这条件也不错,外商的身份且不说,还有钱,关键是本性淳朴,一直都没结过婚,纯小伙儿。”
“啥小伙啊,都快成老头儿啦。”田大贵继续面红耳赤地说着。
“那也是纯纯的老小伙。”徐明亮又在旁边熘缝。
田大贵使劲一挥胳膊:“你远点扇着,人家陈记者在春城上班呢。”
“瞧瞧,大贵叔你还是动心了,工作的事儿好办,要是陈记者乐意,就调到咱们松江县呗。”徐明亮也瞧出来了,大贵叔这次是真动心了。
李卫国也不由分说:“大贵叔,你就别管了,只要陈记者乐意,这事你就请好吧。”
晚上的时候,他找了个机会,把这事跟二嫂透露了一下。
王燕也很是支持,等到第二天采访结束,就跟陈记者单独聊起这事。
对于田大贵的身世和经历,陈露已经了解,都是成年人,完全能够理性地对待。
她承认,自己对田大贵颇为传奇的经历很感兴趣,也不讨厌这个人。
不过刚刚接触两次,要说好感什么的,那还真没有。
王燕也看出来了,陈记者的态度是不赞同也不反对,于是就拉着她的手:“那就先多接触接触,彼此多增加了解。”
其实也就跟年轻人搞对象差不多,先处着呗。
这时候的人都比较腼腆,陈露也不好表态,王燕就干脆利落地把事情确定下来:“陈姐,那就先这样,走,上食堂吃饭去。”
晚餐还是比较丰盛的,因为明天陈记者就要回春城。
李卫国和王燕对了对眼神,看到王燕微微点头,李卫国心里就有数了,于是笑着说道:“大贵叔,你明天开车,送陈记者回春城。”
“啊,咱们明天不是还要找县里,给农机具厂找块地方吗?”老田心眼实,没反应过来。
李卫国在桌子底下用脚扒拉他一下:“大贵叔,这事不用你,王燕和亮子他们就能办,你把陈记者照顾好就成。”
田大贵也反应过来,一个劲点头。
农机具厂的筹建,也提上日程,县里肯定没意见,巴不得的呢,一家工厂,能解决多少就业问题啊。
李卫国的计划是,就在罐头厂北面建厂,反正后边都是荒甸子,正好适合。
第二天,田大贵开车出发,李卫国也就在道边等车,他准备搭乘送鱼的四轮车回村。
建厂的事就交给王燕和徐明亮负责,啥事都得锻炼,像是王军和高大林他们,现在也都能独当一面。
李卫国站在路边,朝对面望望,正好看到几辆车开进秋田野菜厂,然后就看到许久未曾见面的秋田正人陪同着几个人,从车里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县里的几位领导,刘县长也在其中,正好刘县长瞧见路边的李卫国,便招手把他叫了过去。
秋田正人瞧见李卫国,眼睛不由得眯了眯,嘴角浮现一丝冷笑:小子,你来得正好,一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开春的时候,秋田野菜厂收购金盾冻孤,做了一笔亏本生意,之后他们就偃旗息鼓,这几个月,也没敢再收购山野菜和其它山货,李卫国还以为秋田要黄摊子呢。
看到秋田陪着的那几个人,都是陌生的面孔,李卫国估摸着,秋田正人可能是撑不下去,准备找接盘侠。
李卫国看到秋田正人目光不善,倒是毫不在意,还朝对方招招手:“秋田先生,好久不见。”
秋田正人冷哼一声,根本懒得搭理李卫国,而是用日语招呼那几位客人,在他们这里,李卫国是最不受欢迎的客人,其次就是田大贵。
李卫国本来也是过来找刘县长的,就把田大贵准备成立新厂的事情,向刘县长简单汇报了一下。
果然,刘县长听了眼睛一亮:“那当然好啦,新厂子是哪方面的?”
这两年,田大贵的罐头厂没少出口创汇,县里也跟着沾光,在市里都出名了。
“准备建立一个农机具厂。”李卫国据实回答。
生产农机具,刘县长不由得一愣:这个好像跟出口没啥关系吧?
商业局的赵局长也在场,他原本就和田大贵的罐头厂有点龃龉,一听李卫国这话,就毫不客气地说道:“生产农机具啊,是肯定没法出口的,估计除了非洲那边,剩下的谁不比咱们这先进。”
“本来也不是为了出口,主要是想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做点贡献。”李卫国觉得这些领导的口味都太高了,真以为出口创汇像喝凉水那么容易呢。
赵局长咂咂嘴:“农机具跟你们罐头厂好像不沾边,小李同志,我觉得吧,你们还是应该多在山货和农副产品上做文章,就像秋田先生,把山野菜生意都让给你们,然后开始转行进行农产品加工,一会儿你可以品尝一下,很好吃的。”
李卫国眨巴眨巴眼睛:原来秋田这老家伙看到在山货领域里竞争不过,开始转产了,倒要看看,他弄出了什么好东西。
于是李卫国也就混迹其中,跟着一起去了楼上的待客室。
秋田正人自然也瞧见人群里的李卫国,却并没有下逐客令,目光之中,反倒带上几分幸灾乐祸,准备一会好好给他一个惊喜。
众人到了会客室落座,有人献上茶,然后就有人端上一个精致的盘子,里面盛放着一枚枚小圆饼。
秋田正人脸上带着几分得意,鞠躬道:“请诸位品尝。”
这不是雪饼吗,李卫国当然一眼就瞧出来,还以为秋田搞出来什么好东西呢。
雪饼进入国内比较晚,是米果的一种,其实在六十年代就已经成型。
尤其是岛国那边,比较受儿童青睐,不过那边叫仙贝。
李卫国大致搞明白秋田正人的套路:利用这边大米和其他原料以及人工都比较低廉的特点,生产低价雪饼,然后运回岛国那边出售。
不得不说,这小算盘打得不错。
而且等到华夏这边的经济再发展两年,雪饼的受众面也会逐渐加大,秋田也可以在这边销售捞钱。
就像后来宝岛那边的蔡老板,就是从岛国那边引进的技术,生产雪饼,试问从那个时代长大的孩子,小时候谁没馋过雪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