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哧,卡哧,会客室里,响起了一阵脆响。
这声音在秋田正人听来,简直比音乐还要动听,他能感受到,在场的这些客人,都被他的仙贝征服,不过有一个人例外。
于是秋田正人走到李卫国面前:“李桑,请您品尝,听说您种植了不少水稻,或许我们还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合作。”
李卫国忽然有一种不妙的感觉,他皱皱眉,然后向秋田正人望去,眼神瞬间变得无比锋利。
秋田正人则丝毫也不避让地与李卫国对视,目光之中满是挑衅的意味:“哦,李桑,忘了告诉您,您的合作伙伴金长顺先生,他的家族企业已经破产,所以我想,他可能不会从你们那里继续收购稻米了。”
说完,秋田正人还朝着李卫国眨眨眼,这就是他献给李卫国的惊喜。
李卫国的心中也是一惊:难怪金长顺那边没什么动静,按理说,这时候稻米丰收,金长顺早就应该迫不及待地来了,就算他不来,也该派手下来的。
好端端的,怎么就破产了呢?
李卫国心中也不免有些惋惜,他对金长顺的感官不错,好不容易培养一位合作伙伴,彼此都挺谈得来。
不过李卫国很快就恢复镇定,虽然他不知道原因,但是生意场上起起伏伏,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现问题。
望着满脸得意的秋田正人,李卫国轻轻点头:“谢谢秋田先生告诉我这个消息,很遗憾,金先生是我的朋友,而绝不仅仅是生意伙伴。”
这时候,商业局的赵局长插话进来:“小李同志,秋田先生准备生产雪饼,已经和县里签订合约,我们县来年要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到时候,由秋田先生收购稻米作为加工雪饼的原料。”
最后,赵局长又强调了一句:“经过县里研究,你们村今年的水稻,也都由秋田先生收购。”
“价格呢?”李卫国问了一句,种植水稻的有三十多户,都是他引领的,他得为乡亲们负责。
他望了秋田正人一眼,然后说道:“秋田先生这边给的价格是稻谷两角钱一斤,已经很优惠了,稻谷打成大米,顶多也就能出七成多。”
要是按照市价来看,这个价格还可以,毕竟大米才一角八分钱一斤,稻谷能卖到两角钱,已经算是高价了。
但是知青稻可不是普通的稻米,去年的时候,知青稻中的精品,足足卖到两块钱一斤,相比之下,两角钱就一点诚意没有了。
李卫国终于知道,秋田正人这家伙,消停好几个月,是在暗中憋着坏,准备给自己这边来个狠的。
金长顺家族的破产,终于叫这家伙找到了出手的大好机会。
而且听赵局长话里的意思,秋田正人所图不小,要在松江县推广水稻种植,然后加工雪饼。
在这个年代,粮食政策还没有开放,农民种植什么粮食,主要还是县里说了算,下任务,分指标什么的,再正常不过。
而且种植水稻,大馒头屯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其他村镇完全可以效彷。
就算种出的水稻,品质比不上知青稻,但是也不会差到哪去,毕竟这边的水土很适合。
到时候,秋田正人有了低廉的原料,再配上岛国那边的技术,真要是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可以想象,这家伙肯定赚翻了。
对此,李卫国是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
“小李同志,你咋不说话呢,怎么,是不是对县里的安排有意见啊?”赵局长的声音又一次在李卫国耳边响起。
随后还有秋田正人颇为得意的嚷嚷:“哈哈,李桑,我们收购的大米,是可以为你们国家出口创汇的。”
这老小子没安好心,想要断绝李卫国把稻米卖到别处的后路,他心里很清楚,以他对李卫国的了解,李卫国宁可把稻米低价卖给别人,也不会卖给他们秋田野菜厂的。
“小李啊,出口创汇可含湖不得。”赵局长也跟着熘缝,这是在提醒李卫国,不要捣鬼,否则的话,县里肯定会出手的。
这个一切还都是计划经济的年代,对一个普通人的约束力,实在太大了。
李卫国侧目望了望刘县长,刚才刘县长一直没表态,没表态就意味着默许,在出口创汇这个大义面前,他也不好直接表示反对。
看来只能想别的法子,反正自己是不可能把大米卖给秋田的,一个粒儿都不行。
不过在这种场合,李卫国肯定不会和县里硬顶,他嘿嘿一笑:“那我回村跟水稻种植户都说一声,能为国家做贡献,大伙肯定都乐坏了。”
赵局长边听边点头:嗯,算你小子识相。
李卫国又转向秋田正人说道:“秋田先生生产的雪饼味道很好,我想带回去点,叫村里的孩子们都尝尝,想必也能更好地说服大家,心甘情愿地把稻米卖给你们厂子。”
他也想好了:居然惦记我们的大米,那先收点利息好了,正好给村里的娃子们解解馋,不吃白不吃。
在秋田看来,李卫国这是服软的表现,于是一脸得色地点点头,然后叫手下人拿来两大袋雪饼。
李卫国一手一大包,乐呵呵地告辞离开,身后传来秋田正人无比得意的笑声。
别看你现在笑得欢,早晚有一天拉清单。
李卫国冷哼一声,大步走出野菜厂的大门,他也不着急回家,而是直接回到罐头厂,找到徐明亮和二嫂王燕,叮嘱他们一番。
在得知金长顺的公司破产后,王燕也吃了一惊:“不会影响咱们山野菜的出口吧?”
李卫国摇摇头,这个倒是不会,还有山口宏呢,完全可以吃得下。
安排完毕,正好田大宝开着四轮子进院,从后面的铁罐里捞出来几条鱼,送到食堂,李卫国也就坐上车,颠颠哒哒地回村。
同行的还有二嫂,怎么也得回家住两宿。
李卫国出去了一个多礼拜,等回到村里,水稻都已经收割脱粒完毕。
像赵广定这种性子比较急的,都加工了两麻袋大米,吃上大米饭了。
李卫国拎着提包,从四轮车上下来,正好看到小场院这边,一伙人往麻袋里装稻谷,于是他也拐了过去。
“国子回来啦,哈哈,今年水稻大丰收,你猜猜,一亩地打多少?”这稻谷是赵老板子家的,他欢欢喜喜地拽住李卫国的胳膊,上前报喜。
农民最大的喜悦,那就是丰收的喜悦。
李卫国也乐呵呵地回道:“老板叔,瞧你这高兴劲儿,亩产肯定超千斤!”
“哈哈,一千二百斤呢!”赵老板子也乐得眉开眼笑。
李卫国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灿烂,这亩产可不少了,在他们这个地方,几十年后的水稻产量,一般也就是这个数。
其他人也都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国子,啥时候来收水稻的啊?”
现在村里这些种植水稻的村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王队长也在人群之中,同样乐呵呵地说道:“国子,今年的大米比去年还好呢,俺在广定家都尝过了,真香。”
其他村民也都纷纷点头,然后都嚷嚷:“价格肯定也差不了,去年还卖两块钱一斤呢!”
种水田的人家,最少也都是十亩地以上,产量都超一万两千斤。
就算交完公家的,还能剩下一万斤呢,如果按照去年的收购价,那就是两万块啊,你说大伙能不激动吗?
看着一张张热切的面孔,满满都是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美好生活的渴望,李卫国当然不会说,秋田正人和县里准备用每斤两角钱的价格收购水稻。
估计大伙要是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肯定拔凉拔凉的。
王燕知道内情,看到大伙都一脸兴奋,她暗暗叹了一口气,然后先回家了。
正好赶上娃子们放学了,都跑到场院这边玩耍,李卫国把手里一大包的雪饼扔过去:“都尝尝,奖励给你们的!”
“这啥好吃的,闻着挺香!”小娃子们卡哧卡哧地吃起雪饼,都吵吵真好吃。
对这些孩子来说,平时吃两块饼干都能乐够呛,更别说雪饼这种新鲜玩意了。
“国子哥,这玩意啥做的,太好吃啦?”一个小娃子问道。
“就是大米加工的,等哪天来崩爆米花的,你们崩点大米花,然后沾上糖浆,切成一块一块的,味道跟这个差不多。”李卫国还给娃子们出招,教他们做大米花糖。
不过现在农村会熬糖浆的不多,估计到时候这帮馋小子肯定还得找李卫国帮忙。
把雪饼散了一大半,剩下的李卫国就拎回家。
小当家正趴在桌上写作业呢,看到三哥回来,立刻高兴地奔过来搂脖儿。
李卫国问问李小鹿,自然是在鹿场那边,有时候晚上都不回来,跟大山在那边住了。
兄妹俩这么一闹吵,炕上睡觉的小贝贝也醒了,李卫国就把她抱起来把尿。
小贝贝瞪着黑熘熘的眼珠,瞧着小姨吃雪饼,还一个劲地挥舞着两个小胳膊,估计是馋了。
馋了也不能给她吃,还没到百天呢,除了吃奶,别的东西就不要想了。
“国子,今年咱家的水稻大丰收。”李金梅放桌子准备吃饭,她也惦记着早点卖稻谷呢。
王燕实在忍不住,在吃饭的时候,就把情况说了。
“两角钱一斤,那估计大伙肯定要失望了。”李金梅也愣了一下,这还真是个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