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前夕,奥斯曼帝国因为要平息内乱问题,巴尔干南部的领土无暇他顾,只能任由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去蚕食吞并。
可是,随着德军的介入,奥斯曼帝国内部的矛盾迅速被解决,并且德国人还给奥斯曼帝国带来了大批量武器装备、粮食物质与作战经验丰富的德国军官。
装备的革新,给奥斯曼帝国的火力更加凶猛。
德国军官出现,让奥斯曼帝国军队不再像无头苍蝇那般四处乱跑。
而在此之前,巴尔干同盟也进行了一场会议,会议内容很简单。
如何瓜分奥斯曼的领土土地。
还未胜利就想着如何瓜分果实,着实是异想天开。
这份异想天开也似乎被潜伏在那里的德国间谍所捕获,并且通知了恩维尔帕夏。
深知先下手为强的道理,恩维尔帕夏决定率先出兵,给保加利亚打一个措手不及。
驻土德军的指挥官兴登堡给出了一个战术。
军队从色雷斯反向和布尔加斯方向出发,形成钳形攻势,火炮则率先开炮,对地阵发起狂轰乱炸。
当然这个战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宣而战。
顿时间,凭借兴登堡的进攻战术和克虏伯大炮的无情轰炸,留守在边境的保加利亚守军被打懵了。
两侧又有奥军的围攻,被包围之下边防军或是死或是降。
保加利亚国王费迪南一世立即发现事态的不对劲。
以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实力而言,确实可以打赢他们,但同时也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可如今,奥斯曼帝国火力突然间像吃了壮阳药一样雄起来了,当即敏锐地察觉到事态的不对劲,保加利亚当下立断,将国家的有生力量都转移到与塞尔维亚接壤的边境上。
黑山和希腊也看出了问题,便向奥斯曼帝国发出最后通牒,若不撤军,将会按照《巴尔干同盟协约,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按理说,刚平定国内内战的奥斯曼,应该先稳定国内发展,而非对外侵略。
也正是因为看准这个机会,巴尔干同盟进行了好几次领导人商讨,其目的便是如何入侵和瓜分奥斯曼的土地。
然而还没有等他们出手,奥斯曼帝国却先一步发起进攻。
他们惊讶发现,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越打越勇,甚至勇得跟之前那群弱鸡奥斯曼军队完全不一样。
战况越来越诡异,巴尔干同盟立即向俄国发出求救电报。
如今,保加利亚已经有大半的吞并。
但与此同时,身为巴尔干同盟之一的希腊也向奥斯曼发起了宣战,开始对他们的岛屿进行入侵。
直至现今,巴尔干同盟联军已经发起总动员,出动了六十万人,而奥斯曼帝国则先出动了三十五万人,后续五十万人整装待发。
只不过巴尔干半岛的兵力十分分散。
由于被奥斯曼帝国打得崩溃,保加利亚很多兵力都无法集中,以至于进行防守的塞保联军,事实上只有二十万人,黑山的军队本来就不多,只能提供些许支援而已。
希腊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压根就没打算在陆路进攻,而是直接对海岛进行入侵,保加利亚的死活对他而言并不重要。
所以巴尔干同盟看似很大规模,但因为分散原因、加上军官能力与装备问题,压根不是得到了大批量德械装备的奥斯曼军队对手。
若非他们从克虏伯那里买了不少武器弹药,恐怕战况会更加恶劣。
一时间,缺乏大规模火力的塞保联军,被携带着大批量军火的奥斯曼帝国给摁在边界线打。
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内部也因为有德军的存在,又由恩维尔帕夏亲自坐镇,除了人民公社之外,已经没有哪一方势力敢站出来作乱。
这场战争已经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为,在玛利亚的上辈子历史中,巴尔干半岛战争,事实上就是巴尔干同盟对奥斯曼帝国的侵略战争。
奥斯曼失去了大批量土地,紧接着因为瓜分不均的原因,巴尔干第二次战争爆发了,只不过那时巴尔干同盟内部的内战而已。
如今的侵略战争转变成反侵略战争,着实是意外得很。
相对于巴尔干同盟的兵力分散,奥斯曼帝国的兵力也同样做出了分兵决策。
三十五万人里面,十万人拦截在南多布罗加,把邓尼金的第二军给完全挡住。
二十万人对塞保联军发起进攻。
其余五万最为精良的部队留守在后,以作预备军。
这是兴登堡的学生所给出的战略方针。
只不过,这名学生组委顾问,他的权限只能给出建议,军队的部署则需要通过奥斯曼帝国指挥官负责。
一开始,这名指挥官很听从德国顾问的建议,每一次军事部署都能起到十分有效的战绩成果。
可是,随着胜利越来越多,奥斯曼指挥官飘了,甚至对德国军事顾问有些阳奉阴违。
特别是针对俄国援军的事情。
“他们,必将从鲁塞登岸!”
这名德国军事顾问如此说道。
“我们必须派遣更多的人去鲁塞进行防守,否则南多布罗加那边会遭到俄国人的夹击!”
鲁塞是哪里,这位奥斯曼指挥官自然清楚。
那是如今保加利亚北部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相传该城市是从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发展而来。
在罗马皇帝韦帕芗统治时期,鲁塞成为了码头和城堡,用以渡河或者抵御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的入侵。
只不过,在十四世纪末时期,保加利亚被奥斯曼帝国给吞并之后,为了应付越加激烈的俄土战争,此处逐渐被改建成核心堡垒,防御性能越来越强。
可后来保加利亚又独立了。
为了要彰显对俄国的忠诚,鲁塞城内的防御撤下许多,若非罗马尼亚这棵墙头草在此,恐怕保加利亚都不愿意在这里设防。
只不过面对德国军事顾问的要求,奥斯曼指挥官不乐意了。
现在是指挥还是我指挥?现在你是老大还是我是老大?
顿时间便不理这德国顾问。
这可把对方给急坏了,连哄带劝,可算是让他派出些许军队过去把守鲁塞。
在奥斯曼指挥官的认知中,只需要严防河边,并且架设机枪大炮,俄军一旦渡河便可以半渡拦截。
加上请报上确实显示了俄国援军正往南多布罗加前进,这就更加坚定这名奥斯曼指挥官的想法。
德国军事顾问表示自己麻了,只能尽可能减少损失,给南多布罗加进行堑壕部署,同时也祈求俄国援军的指挥官都是愣头青吧。
事实上大部分军官都比较愣头青。
以邓尼金为首的俄国传统军官,决定通过南多布罗加,进行防线突破。
只不过因为奥斯曼军队拥有了德国所支援过来的各种火炮,着实是把邓尼金给难住了。
看到这种情况后,这名德国军事顾问松了一口气。
或许,俄国那边的军官,确实不怎么行。
却没想到,他所担心的鲁塞,此时此刻正遭遇到强烈攻击。
深夜……
死一般的宁静,与黑暗融为一体。
一切都显得如何的安静,就连同伴呼吸声都可以听见。
可就在下一秒,天空突然间炸开了一枚信号弹。
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火炮声,从多瑙河对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