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守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从天而降的火炮直接炸落在这座堡垒上。
率先被点名轰炸的,正是碉堡位置。
由于是晚上,这些守军处于戒备性最低的时候。
忽然而来的攻击顿时间把这些守军给完全打蠢了。
对岸更是响起冲锋时的口哨声。
可是,这里隔着一条多瑙河,他们要怎么发起冲锋?
一些士兵冒着生命危险,在被炸开的城墙上探头看去,只见无数艘亮起了火把的临时船只,正朝着这边冲来。
直到船只靠近鲁塞港口三十米时,火炮停息了。
但因为被炸得太过于突然,这些守军愣神了十分钟后才反应过来,立即拉响警报。
还未等他们拉响警报,城市内突然间冒出了一大群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现的俄军。
这些俄军迅速占领堡垒内的各个主要地方,速度极快,而且从四面八方而来,仿佛四面八方都是他们的人。
负责防守这里的军官当即明白一个道理。
他们白给了。
眼见打不过了,奥斯曼军官立即举起白旗,宣布投降。
这场对鲁塞的攻坚战很快就结束,甚至没有出现多少损伤。
待所有武器人员都运送过来之后,玛利亚便让伏罗希洛夫率领一万人留守在此,并将这里打造成一座坚固的河岸防线。
这是属于他们的后路,一旦战况有变,玛利亚等人也可以从这里撤军。
然后,带着其余四万人,稍作整顿后,再一次进军。
进军方面便是南多布罗加防线。
鲁塞距离南多布罗加只有一天距离的行军路程。
但时间紧迫,玛利亚当即下达一个指令。
“布琼尼的第三师以轻装方式,只带上迫击炮,率先赶到南多布罗防线北部,尽可能吸引住对方的注意力。”
“伏龙芝的第二师同样以轻装方式,只带上迫击炮,往南多布罗防线南部而去,进行进攻。”
两支部队进行各自一万人的钳形攻势。
一般情况下,钳形攻势都需要更多的兵力去进行实施,分别只有一万人的第二师和第三师,真要实施钳形攻势,事实上并不容易。
甚至会出现被对方以优势兵力进行包围歼灭。
可是,现在的情况不同。
因为在奥斯曼军队对面,是邓尼金的第二军。
如此情况之下,战场局势被分割成两个钳形。
小范围钳形是第二第三师,大范围钳形则是第一军和第二军的夹击。
钳形攻势瞬间打响,在南多布罗防线后方,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第二第三师。
第二军邓尼金立即看出奥斯曼防线后方的情况。
在战争展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天时间,一开始有不少军官埋怨第一军的行军缓慢。
尔后,在联系不到第一军,加上对堑壕的冲击时造成了极大伤亡之后,第二军的军心开始有溃散的迹象。
直到现在,突然间一声炮响,惊醒了指挥部内的邓尼金。
在命令还没有下达之前,炮兵都不会被允许开炮。
这不单是节省炮弹,更是为了等下一次冲锋而节省体力。
所以,在这一声炮响出现那一瞬间,邓尼金便立即环顾己方战场。
由于对方是提早挖好堑壕,而他们并没有时间去挖,所以他们的阵地比较平缓。
如此阵地一旦遭到炮击,必然会造成十分明显的破坏。
可是,当邓尼金环顾一周时,却没有发现己方有任何损伤,反而当他拿起望远镜观察地方堑壕阵地时,愣住了。
奥斯曼阵地内出现了迫击炮的炮击轰炸。
不是自己的人……
塞保联军也没有这样的魄力和火力。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
由公主殿下所率领的第一军不知何时绕到对方后面,并且展开偷袭。
一名军官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问道。
“将军,我们要怎么做?”
怎么做?
远方的战况已经将第一军的战术给显露出来。
左右两侧都遭到了进攻,尽管规模不大,但也确确实实地吸引住对方的注意力。
如此一来,奥斯曼军队便已经是中门大开。
留给他们的选择只剩下一个。
“立即让所有人准备好,吹响战争口哨,向敌阵发起大规模冲锋!”
军官立即将邓尼金的命令给传达下去。
顿时间,进攻命令一个接着一个,传遍了整个第二军。
“传下去,第一师听口哨命令,准备进攻!”
“传下去,第二师听口哨命令,准备进攻!”
“传下去,第三师听口哨命令,准备进攻!”
“传下去,第四师听口哨命令,准备进攻!”
第二军蓄势待发。
邓尼金环顾四周一眼,尔后右手一挥。
口哨顿时间响彻整个阵地,所有士兵肩并着肩,朝着奥斯曼阵地一步步走去。
双方阵线有八百米那么远,以正常的步幅走到可以发起冲锋的距离,至少需要十分钟左右。
奥斯曼帝国军队已经发现第二军的出现。
阵型中线开始组织起机枪和火炮,开始对正一步步逼近的第二军展开压制。
率先响起的是克虏伯大炮。
75mm口径瞬间落在人群当中。
比较靠近的一名士兵扭头看去,正好看见一个倒霉鬼直接被炮弹命中,瞬间在视野中消失,只剩下一滩肉泥。
与此同时,炮弹所引起的爆炸也将四周围的人给轰得飞起。
断肢,碎肉,一瞬间四处飞散。
不知道是那个人的内脏肠子飞到空中,然后又坠落到正前进的士兵身上。
所有士兵眼中都颤抖着恐惧,这样的惨状吓到了很多人,尤其是被那些内脏砸中的士兵,更是被吓得精神崩溃,四处怪叫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