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快好了,等下我就给你分……”
他兴奋的笑着。
砰!
白雾有一抹火光瞬时而过。
噗通。
他直勾勾地倒在战壕里。
手里的土豆还有散发着热气。
上扬的嘴角依旧停留在脸上,但鲜血却从他左眼的血洞处不断流出。
马扎尔就这样死去了。
很突然,没有一点儿征兆。
侯赛因沉默地看着他的尸体,沉在了堑壕的泥土上。
他抓起对方的两颗土豆,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脑海中回想起他的话。
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仗啊。
不知道。
侯赛因将一块热乎乎的土豆放在马扎尔的手上,亲手为他合拢。
自己则咬开半冷微热的土豆。
苦涩的味道充斥在味蕾中。
是啊,为什么要打这场仗呢。
………………
九月份,那是最冷漠的天气。
奥斯曼的军队仍在坚守着自己的防线,他们试图利用这里的地形进行防守。
更重要的是,因为天气缘故,高加索方面军也依旧同样进攻。
双方军队就在这片冰冷的风雨中,打起了冷枪狙击。
就当前结果而言,高加索方面军的士兵并没有在这场狙击战中出现死亡,反观奥斯曼帝国那边,经常会有人被他们给点名。
然而,这都是假象。
事实上高加索方面军并不是因为天气原因而无法进攻。
在战争初期,弗拉基米尔提出过一个战术要点。
如若特殊情况,尽可能以多数打少数,以己方的绝对兵力打对方的劣势兵力。
红一方面军的士兵生命是十分珍贵的,他们可是未来的主力军官。
最好就是在部队里面进行培养,而非学堂。
白白牺牲在高加索战场区域中,那是浪费的。
现在的天气正是步兵最艰难的时候。
雨天,阴冷的空气让人容易生病。
而且此地多是沼泽,对方也似乎得到了德国那边的武器装备支援,以至于其机枪规模得到了提升。
面对这样的情况,贸然发起冲锋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约瑟夫提出了一个设想。
“不如我们向俄国政府提出申请,就说我们陷入艰难战斗,需要更多的炮弹?”
那一千多发的即将过期炮弹已经打完了,浪费自家炮弹往不属于革命战争里面去丢,总觉得很浪费。
他的想法很快就传达到察里津里面。
弗拉基米尔十分认同这个想法,那四名来自彼得格勒的沙俄参谋如今还被他们软禁在察里津里面。
每当需要反馈军事情报,弗拉基米尔都会让人以这些参谋的名义去传达信息。
很显然,沙皇相信了,并没有过多干涉这里的战场。
所以在得知约瑟夫的想法后,他便立即执行下去。
又一次用这些参谋的名义,以电报的方式传达信息。
彼得格勒很快就做出回应,他们会提供炮弹过来,但因为东欧战场又一次陷入紧张,因此他们所能提供的炮弹只有三千多发。
虽说不到预期中的一半,但这三千多发炮弹都免费薅过来了,弗拉基米尔可十分开心。
毕竟是免费的。
待这些炮弹从彼得格勒运送到察里津,再通过亚速海运送到格鲁吉亚,以列车的形式带到战场时,已经是大半个月的时间。
得到了这么多炮弹的支持,约瑟夫的底气越来越重。
而且通过留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契卡成员情报,约瑟夫知道了一部分敌军的内部情况。
他们缺少御寒物资。
其最大原因便是因为土耳其政府内部的腐败问题。
加上他们的铁路运输只有一条线,运送效率不可能快到哪里去,因此现在的大部分敌军都陷入寒冷饥饿状态当中。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在得到这批炮弹后,约瑟夫做出战术部署,他展开了十月初的大规模进攻。
一切都准备就绪。
时间来到了凌晨三点。
进攻前的炮击开始了。
数量空前炮击直接响彻整片天空,三十多门75野战炮,朝着敌军阵地发出猛烈轰击。
奥斯曼军队挖出来的两到堑壕广阔地被翻了个底朝天。
突如其来的炮击给敌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们连忙放弃第一阵地,转而进入第二阵地。
但很快,已经计算好角度的大炮又一次响起炮击。
过了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又放弃第二道阵地,转而进入第三道阵地。
‘我从未感受过如此大规模的炮击,俄国人都疯了吗!’
一名幸存下来的军官在自己的笔记中如此写到。
这场炮击规模远比之前来得凶猛恐怖。
持续了整整一天之后,高加索方面军便开始了进攻。
与常规的法国波浪式进攻战术不同,他们依旧是自己的常规小队战术。
尽管小队之间相隔二十多米,但放眼看去,仿佛整个战场都布满了他们的军队,正如海浪般奔腾扩展而去。
当他们冲到第三阵线时,立即遭到奥斯曼军队的反击。
土耳其人的机枪疯狂扫射,在已经被炮弹炸得坑洼不平的土地上,频频升起旋风似的派单黑烟柱和机枪子弹打出来的沙柱,
然而,无论机枪再怎么扫射,他们都很难对正在冲锋的高加索方面军进行有效杀伤。
有时候还会被某个携带着迫击炮的小组,直接用炮弹还以颜色。
随着军队的不断冲锋,第三道阵线岌岌可危。
但这些土耳其人依旧顽强地抗住了冲锋,并且重新组建防线。
对于这些土耳其人的顽强,约瑟夫不禁有些诧异。
属于欧亚病夫的他们,居然在大规模战争中发挥出如此强大的意志力,着实是有些出乎意料。
眼见对方的防线正在一点点加固,约瑟夫便下达指令停止冲锋。
他们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沙皇而战斗。
只要让亚美尼亚完全安全了,他们的任务就算是成功了。
毕竟主力部队还是在察里津那里,真要打到奥斯曼土地里面,不单后勤不足,恐怕连兵员也难以补充。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维持这样的僵局,保存自身实力。
带着这样的想法,约瑟夫便开始命令部队,在此处修建防线阵地。
与此同时,因为西线战场也陷入了僵局,参谋长兼战争大臣的法金汉试图做点什么打破僵局。
于是乎,他的目光放在了东线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