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察里津以公主的名义,处决了大量的欺压百姓之徒,再以玛利亚的身份进行管理。
以至于,在托洛茨基的各种操作下,奥伦堡成为了公主殿下的附属城市。
而如今,公主殿下投共了,这座受泽于‘玛利亚’事实上是托洛茨基管理的城市,也就成为了他进军西伯利亚的桥头堡。
但是他们的影响力也就止步于此。
奥伦堡是西伯利亚与东欧平原的交错点,再往北走去,就能看到乌拉尔山脉,以山脉为分割线就是西伯利亚了。
而西伯利亚的多民族,即使用了玛利亚那时候的公主身份,也无法渗透入多少影响力。
以至于托洛茨基都开始怀疑,是不是玛利亚的这个公主身份到底行不行。
当然他很快就发现,这其实是西伯利亚民族问题。
所以在面对高尔察克的白俄军进攻时,他便立即放弃这些不可控的地区。
很显然,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就在他们撤离时,留在西伯利亚城市内的契卡人员,便反馈了情报回来。
原来这些西伯利亚民族,从一开始就准备跟白俄军内应外合,对付他们的西伯利亚方面军。
幸亏撤离得快,否则的话,就要真正地陷入在里面。
但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走,这些白俄军就开始撕破那张虚伪的脸皮。
他们展开了属于自己的老本行,土匪生涯。
在占领了叶卡捷琳娜堡之后,以谢苗诺夫为首的‘自由’军阀,便动起了歪心思。
即使叶卡捷琳娜堡处于西伯利亚,但这座大城市是存在着工业力量,而且又有广袤的农业基础。
因此相对于其他西伯利亚城市而言,叶卡捷琳娜比较富裕。
无论是物资以后是人员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大规模补充。
他们占领了这里之后,就是打算以此为根据地,直到真正地挺进到乌法地区。
可惜,问题也随之而来。
谢苗诺夫本身就是土匪一般的军阀,跟他类似的军阀也有不少。
虽说他们都是响应高尔察克的号召,集中到一起共同对抗soviet。
但他们的最终目的都不一样。
高尔察克是为了重建俄罗斯帝国,谢苗诺夫等人则是迫于soviet所提出的‘清剿土匪’政策压力,被逼与高尔察克靠拢。
其他怀中而不同心思的人,也加入其中。
因此这个以高尔察克为主导的白俄远东政府,就是一个混杂着各种乱七八糟玩意的缝合怪政府。
所以,在高尔察克占领了叶卡捷琳娜堡之后,他原本打算在这里种一波田的想法,立即遭到了谢苗诺夫的而拒绝。
“我们的士兵需要粮饷,需要发泄。”
“难道你们有充足的资金给士兵们发粮饷吗?”
高尔察克陷入了沉默。
就事实而言,他们的政府并不是没钱。
那些从彼得格勒逃出来的资本家,就带了好几百万卢布过来,给他们提供资金上的援助。
但是这些资金都用来买粮食或者武器装备。
别看协约国会给他们提供物资,这仅仅是一部分而已,其他的都是需要用钱去买。
而且这些钱也不够给大部分士兵发粮饷。
自从他发出‘联合所有伟大的沙俄军官’宣言之后,十几万的人,如今已有六七十万人。
给这么多人发军饷,单凭高尔察克的政府几乎是无法完成。
所以他无法反驳谢苗诺夫的话。
最终,他通过杜马议会的协商,做出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决定。
允许每一个军团,以自己的方式去进行军饷筹集。
如此发放的权力,一时间让大部分军团都获得了‘自由’。
当然这并不是皿煮自由那样东西,而是属于他们‘土匪’的自由。
在政策发放的第二天,这群白俄军便重新化身为土匪,到每一个城镇村落进行掠夺抢劫。
一些出自soviet之手的水利设施,也同样被白俄军以‘政治不正确’而理由,砸得稀巴烂。
如果有人敢来阻拦,就会被冠以‘通敌’之罪名,直接逮捕,或者当场枪毙。
而且由于已经占领了大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单从地图上来看,其土地面积远比soviet的东欧平原要大上很多。
这样的充盈满足感,使得不少地主、贵族都感到了满意。
他们再一次恢复旧沙俄时代官僚体系与贵族阶级。
在百姓们苦苦哀求,拼命挣扎时,他们重新回归奢侈颓废的生活。
这种贵族阶级的复辟,最大受害者正是西伯利亚的各个民族。
他们原本的打算就是通过高尔察克的力量,实现民族独立自治。
但就事实而言,高尔察克的到来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自由独立,相反,那是更加残酷无情的剥削与镇压。
“食言者,必将受到惩罚!”
一名西伯利亚民族女士高呼道,她的反抗并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效果。
而这样的话,则被士兵们直接逮捕,并且以‘散布危害社会言论’为理由,进行监禁。
至于其他民族,也逐渐偏离高尔察克的统治。
远离叶卡捷琳娜堡的城市或者州省,直接就宣布独立,摆脱高尔察克控制。
以割据一方的方式,建立了各个的独立王国。
而对于这一切的一切,高尔察克无能为力。
因为这些人都是自己招揽过来的。
声势上,确实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名望。
金钱与兵力也同样如此。
但其代价之大,也同样的让高尔察克难以接受。
“现在的我们,就像是站在一个充满补丁的船上,随时随刻都会有沉入大海的危险。”
他如此地对着自己的参谋说道。
这番话,证实了高尔察克的无能为力。
眼看各大城市城邦都开始反对高尔察克的政府机构,就连中农也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后,高尔察克立即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他必须做出选择。
是进行政策上的改变,亦或是迅速结束这场闹剧一般的战争。
参谋给他建议,认为应该迅速结束战争。
农民必须争取回来,其他民族的支持也必须争取回来。
可是高尔察克的权力正一点点被各种军阀与地方政治势力党派所架空。
趁着自己还有话语权,他必须迅速完结这场战争。
红白双方都在这一刻,达成了共识,展开了各自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