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1坦克虽然比较轻小,但是带这个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年代里面,坦克的钢铁防御性能,着实是让敌军头痛不已。
而且因为ms1造型娇小可爱,士兵们都将其戏称为可爱的蘑菇头。
当这些可爱的蘑菇头继续前进,仍要拦在前路的波兰士兵将会如螳臂当车那般被推倒过去。
况且在ms1四周还有不少苏军士兵护卫着。
步坦协同,一步步推进。
第一条防线沦陷之后,按理说应该就直接进入第二条防线进行防守。
奈何波军士气一泻千里,把守在第一条防线的五千多人,死的死,跑的炮,几乎不剩下多少人。
幸亏第二条防线里面原本就有七千多人在这里把守。
第一第二条防线隔着一公里距离,他们隐约听到第一条防线的激烈战况,但他们对此并不担忧。
在他们眼中,即使苏军发起人海战术,这样的防线也足够让对方掉下一层皮。
然而,但传令兵急匆匆地跑到第二防线时,他所带来的消息当即让第二防线的士兵都破防了。
第一防线在毫无反击的情况下,直接被攻破。
而且攻破防线的是一种波兰人从未见过的钢铁猛兽。
波军士气当即受到影响,他们不敢相信敌人居然会有这么奇怪的进攻武器。
虽说波军士气受到影响,但苏军内部也同样出现问题。
在负责进攻的ms1小型护卫坦克里面,有三辆遭到损毁,五辆出现抛锚,能动的坦克也需要补充燃料和弹药。
毕竟负责驾驶坦克的机师实在是太兴奋,对着前面就是轰。
按理说应该稍作整顿,再发起下一轮进攻。
但罗科索夫斯基并不愿意停下步伐。
既然要打,就要打得快,打得狠,不给敌方有任何喘息机会。
他立即召集能动有弹药的坦克,立即跟上步伐,发起了下一轮进攻。
而且他还命令坦克带上另外一种特制炮弹。
接受过搭配这种特殊炮弹战术演练的坦克兵,立即明白自家指挥官的意思。
在发起第二轮攻势时,坦克手边开始对前方道路发射这种特制炮弹。
这些特制炮弹并没有出现威力巨大的爆炸,相反他们只是安安静静地插在泥土上,炮弹后面缓缓飘出白色的烟雾。
“这是什么?”
一些新来的军官有些好奇。
“是烟雾弹,我在里面添加了烟雾弹。”
一边拿着望远镜观察着前方战况,罗科索夫斯基一边解释着烟雾弹的作用。
但他的解释很快就结束了,因为负责进攻的部队,已经越来越逼近。
既然如此,现场的表现更比自己的解释来得清晰了解。
正面进攻的部队凭借的烟雾的掩护,一点点逼近前方的防线。
今天的天气也十分配合,在这战场上并没有刮起什么风,所以烟雾的持续时间能延长不少。
即使快结束了,坦克也会立即补上,给前方的道路续烟。
从未见过如此场面的波军,有些不知所措。
由于烟雾弹是在出击前就已经打过去,为了让战争迷雾更加浓厚,更加广阔,迫击炮也充当了续烟的角色。
加上天气寒冷,小雪纷飞,远在第二条防线上的波军其能见度就更低了,他们压根看不到前方情况,还以为苏军仍在休整。
苏军也在一步步前进,丝毫不敢发出任何声响。
一时间,战场上陷入了一片死寂。
就在两百米距离,一位眼尖的波军突然间察觉到异样。
与白雪融为一体的白雾,确实阻挡了大部分的视野,但苏军的军服依旧在这片白色世界中略显突兀。
这位波军就是看到这一抹异色,揉了揉眼睛。
然后……
砰!
一声枪响,这位波军头顶中了一枪,直勾勾地倒在了堑壕内。
这一声枪响当即把不少波军给惊吓到了。
划破天空的枪声,更是成为了苏军的进攻口号。
距离两百多米的苏军当即发起冲锋乌拉,朝着波军进攻而来。
在波军眼中,苏军就是从烟雾中杀出来的恶鬼。
但第二条防线的波军其表现能力比第一条防线要出色不少。
因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他们很快就组织起了火力网络,疯狂阻挡发起冲锋的苏军。
但看似密集的冲锋队形,一旦进行攻击时,却发现苏军之间的距离都很散。
而且他们都会通过坦克进行掩护。
凭借坦克的防护优势和苏军的科学性步兵冲锋,他们很快就跳入堑壕与波军进行近距离战斗。
这些波兰士兵虽然是正规军,但本来就是临时征召的他们,论战斗力压根就不是苏军的对手。
短暂交锋之下便很快就陷入劣势。
而且这段时间里面,红四方面军一直在演练如何冲锋,如何在敌方堑壕里作战。
冲锋方式看似简单,实则很难,需要长时间练习。
但堑壕作战就不一样了,因为堑壕通道错综复杂,四面八方都有可能冒出敌人。
这就导致,单纯的训练也似乎不是很足够。
于是乎,玛利亚给他们推荐了两样装备,一者防御一者进攻。
一个是插入钢板的防弹衣,这能够很好地保护士兵们的躯体。
至于另外一个,则是堑壕***。
为了让军队获得足够的***,玛利亚特意通过罗斯福的关系,走私了一批m1917堑壕枪。
喷子面前,人人平等。
拥有这两件装备之后,无论是进攻亦或是防守,都可以给士兵们带来极高的防护和进攻性。
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红四方面军已经组建了一支负责突击作战的部队。
如果说德军的那支部队叫做‘风暴突击队’。
那么,苏军的这支部队则叫做‘阿尔法敢死队’。
负责进攻第二条防线的部队,正是阿尔法敢死队,而这则是他们第一场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