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索里尼确实稳住了意大利内部的大部分局势,加上葛兰西的正面引导,即使意大利所行走的道路跟苏俄有着巨大差距,但至少是提高了生产力,并且剥削了地主和资产阶级,反馈到工人百姓身上。
对于意大利的不同做法,苏俄党内出现了不少分歧。
反对派的人很多,就连托洛茨基也在其中。
他们认为,意大利现在所走的道路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必然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应该按照苏俄的方式去走。
赞同派的人也不少,以约瑟夫和雅可夫为首,认可了意大利的方式。
“我们的革命很强大,但因为玛利亚的存在而无法复制拷贝,总不可能让他国皇室也投共吧,这可能吗?这合理吗?”
双方就此而发生争吵,虽说有人担心这份争吵会引起党内分裂或者出现党争,但玛利亚却十分放心。
托洛茨基和约瑟夫不吵一下她都觉得不正常。
而且负责对外的人是自己,要如何应对意大利也是弗拉基米尔与自己负责。
所以对待意大利,玛利亚给予了尊重。
“每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国情在此,我们会给予尊重,意大利也不例外。”
这份承诺获得了意大利好感,而现在玛利亚的目光再一次落在意大利这片土地上。
通过契卡调查得来到情报,玛利亚很清楚意大利国内究竟发生着什么事。
墨索里尼的社会改革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遇到了很多阻碍,首当其冲的就是教会的阻挠。
确实,为了报复教会,墨索里尼以‘偷税漏税’的名义查封了很多间教堂,短期内确实抑制住教会的嚣张火焰。
但很快,属于教会的反击开始了。
由于意大利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是天主教信奉者,面对墨索里尼的强硬做法,引得很多民众不满。
在一战之前,墨索里尼就经常在《前进报上发表着对天主教的讽刺和蔑视,因此双方的梁子从很早之前就结下了。
而这一刻,更是引爆之前所堆积起来的恩怨。
墨索里尼查封各个天主教教堂,而天主教则利用舆论优势,煽动民众对现在的意大利政府进行对抗。
在野心和政治能力上,墨索里尼确实异于常人,就连玛利亚也甘拜下风。
但是,在决心上面,墨索里尼却是一个矮子。
他会面对困难而动摇,一旦没有人来为他引导,必然会走向歪路。
所以在面对教会时,葛兰西因为回去了米兰,导致墨索里尼产生了妥协心理,开始避免与教会交锋,并且重新开放教堂。
这样的妥协最终导致墨索里尼的各项改革措施出现阻拦,如若不能及时处理必然会造成巨大影响。
玛利亚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给他们天主教带来一些不同的思想。
要知道,即使是天主教在意大利境内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意大利人民依旧过得很艰辛,他们的信仰丝毫没给他们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这就是他们的切入口。
当然,天主教和东正教本身就是对立的,即使他们之间的信仰都一样,但历史原因导致两个教派出现对峙。
所以要如何处理意大利内部的问题,玛利亚需要请一些宗教的专业人士。
这位专业的宗教人士必须是左翼,不会偏离苏俄的立场。
于是乎,一个最合适的人选被马卡洛夫给点了出来。
“主席,我觉得你的姐姐很合适呢。”
突然间,一道冰冷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一股冰冷从脊髓蔓延而生,待他顺着目光的方向看去时,他看到了玛利亚的微笑。
一直以来苏俄都流传着一句话。
‘玛利亚主席对待他人从来都是温文儒雅,没有人见过她发过脾气,为什么呢?因为见过的人都不在了。’
这是一句苏式笑话,苏俄官方就此而做出过辟谣。
‘玛利亚主席确实是好人,她绝不会公报私仇,也绝不会见人就打,更不会让契卡请你喝茶。’
奈何这样的辟谣阻止不了人类的脑洞幻想,特别是眼前这位契卡副老大。
看着玛利亚那温柔的笑容,他连忙闭上了嘴巴。
“亲爱的马卡洛夫同志,不如您再找找其他人?”
马卡洛夫式乖巧点头。
奈何,马卡洛夫找精通宗教文化的合适人选时,由于动静有点大,塔基亚娜很巧合地知道了。
于是乎,她身穿黑色修女服,在玛利亚准备办公室休息时,突然间拦在她面前。
“玛利亚,好久没见了。”
突然间的出现,让玛利亚始料未及。
其实在1917年之后,玛利亚就见过自己的姐姐,只不过多半是交代一些事情,让她安心罢了。
但那个时候的塔基亚娜正在学习这德文和《gc主义宣言,对于国家政权变更并没有多大感触。
不久之后,玛利亚由开始忙起来,两姐妹便再也没见过面了。
万万没想到,此时此刻自己的姐姐会出现在面前。
想起交给马卡洛夫的任务,莫非这小子瞒着自己把二姐给拉过来了?
人选上,塔基亚娜确实很合适,她不会背叛,而且解放神学确实是从她这里开始。
但她不愿意把姐妹给拉进来,这可是一件伴随着风险的事情。
可既然来都来了,玛利亚只能顺着路去走了。
当玛利亚抬起头,顺着灯光看向自己的二姐时,那双蓝色的眼睛愣住了。
多年未见,塔基亚娜是变得比以前更加‘伟大’。
前凸后翘,成熟性感,在这身黑色衩裙修女服勾勒之下,更显诱惑。
嘴巴微微长大,玛利亚的目光在二姐身上停留了好一阵子,随后又带着复杂的眼神低下头。
嗯……那是自己的脚。
玛利亚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