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战争里面,最残酷的肯定是凡尔登样的大型战役。
在那片战区中,几乎堆满了尸体,一眼望不到尽头。
最有特别意义的,自然就是索姆河战役,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坦克进行战斗。
然而,在一战之后也存在着十分特殊且极具影响力的战斗。
那就是由朱可夫领导的布达佩斯战役。
这场战役的交战敌人方是匈牙利王家军队和罗马尼亚军队,而朱可夫所率领的,仅仅是匈牙利志愿军与一部分匈牙利hong军。
在人数和装备上,朱可夫占据劣势,但他还是打赢了。
因为朱可夫所进行的战斗,并不是单纯一战时期的常规打法,而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巷战。
在他的要求下,士兵们进入到布达佩斯内部的每一栋楼房和建筑,依靠这些掩体进行战斗。
这些战斗往往是残酷的,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俄乌冲突中,巷战所带来的绞肉机特性,依旧让士兵们难以忘怀。
更不用说最为惨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所以,经历过布达佩斯城市战的朱可夫,更具经验。
“如果能不打巷战自然是不打为好,因为巷战所带来的破坏,是实打实地体现在人民群众身上。”
“毕竟,破坏的都是民房,一次巷战下来,基本就住不了人。”
“但如果人数占据劣势,而且对方攻势很猛,己方需要进行战略纵深防守,那么巷战就很有必要了。”
“因为一旦进行巷战,人数上的优势,会受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影响,从而导致人数规模无法展开。”
“而且由于巷战是经常性在街巷中进行短兵相接,狭窄的街道、复杂的环境、看不见的敌人……基本都让整个战场沉寂在诡异且不可预估的复杂环境中。”
“所以,要如何进行巷战,又要如何完成巷战,成为了我们所需要去讨论的问题。”
眼眉紧皱不开,玛利亚对此感到了意外。
她确实知道巷战,那是极其残酷的一种战斗。
由于巷战和城镇游击战有着很多相同点,玛利亚又是这个时空中苏联游击队的创始人,故而对巷战更容易接受。
但要怎么样去进行巷战,玛利亚就没那样的经验。
即使城镇游击战与巷战有着相似之处,但毕竟是两种不同打法,无论是战术战略亦或是他们所要面对的敌人规模,都有着巨大差距,因此玛利亚还是很虚心地向朱可夫问道。
“细说下,你在巷战中有什么心得。”
“是,主席!”
翻开手中的笔记,朱可夫根据自己的心得记录和自己的了解,开始补充道。
“关于巷战的战略思路,我认为是以争夺城镇能源、交通、通讯枢纽以及财政、广播媒体、医疗、政府机构、居民民房密集点等地区为主。”
说罢,朱可夫走出自己的位置,来到了玛利亚边上的一张城市地图上。
而这张城市地图,正是彼得格勒。
由于彼得格勒是现在的苏联首都,加上前沙俄时期的遗产,留在彼得格勒内的基础设施比其他城市都要完善。
正因为完善,朱可夫才会将彼得格勒当做主要例子。
然后,他将彼得格勒的每一片地区都进行了划分。
分成了核心地区、次要地区、危险地区和非核心地区。
而这张城市地图,给了他对战术分布和个人理解的试验场所。
“从战术来看,每一个地区,每一条街道都会成为战场,甚至在一层民房中,客厅与厨房都会成为双方之间的战场。”
“但是,那都是微小的局部地区,在战术层面上,应该占据主要核心地点。”
“而这样的核心地点,我认为是制高点。”
“例如一座大楼,例如一座桥梁,又或者是可以将视野覆盖到重要战场的场所。”
“如果我们是防守方,那么我们就要在这些地方就进行火力架设,最好是组建交叉火力网络,并且稳定的后勤支援补给。”
“并且以班的形式,对每栋民房,每条街道进行争夺,只要控制了制高点位置,便可以控制这条街区。”
“但如果我们是进攻方,想要绕考这些制高点几乎不可能,因为他们的视野已经覆盖了大部分战场。”
“所以,一旦需要进攻敌方城市,我们没有技巧可言,只能在对方还未形成防护线之前,迅速冲破对方防线。”
“又或者使用装甲坦克等武器,在城市巷道中慢步推行。”
“如若可以,还得使用火炮轰击,一旦发现有敌人潜伏在大楼内,直接用炮轰。”
“这会不会误伤?”科涅夫问道。
“在极度恶劣的战场上,不存在着误伤。”
潜台词便是,即使是误伤也必须打下去,不能因为害怕误伤而畏手畏脚。
因为这就是战争。
“而且,在进行巷战的同时,我认为应该也要对地方城市的补给线进行切断。”
“当然如果我们是防守方,则需要稳定自己的补给线,极可能地保证畅通。”
“而巷战时间,我认为进攻方必须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防守方则必须拖延到冬季。”
“一旦冬季到来,双方将会攻守逆转。”
“这就是我目前的看法,我认为未来的战争必然与巷战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与城市脱离不开关系。”
玛利亚深以为然地点着头。
“巷战这个项目就交给你来负责,写一份详细报告和主要战略方针给我。”
“是,主席!”
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他们二人都提交了自己关于未来战争的开发。
最后只剩下科涅夫了。
原时空中,科涅夫确实是三辆马车之一,但是科涅夫一开始的身份是政委,即使参加过不少战斗,但就体会而言,与亲自去指挥部队打击敌人的罗科索夫斯基与朱可夫完全不同。
毕竟,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抄起板凳就发起乌拉冲锋的政委。
他相对于这二人的唯一优势,就是曾经捡起附近的板砖,拍死了一个白匪军。
没办法,因为每次冲锋他都是冲在第一位,以至于被自己的收走给收走了手枪。
但这样的优势也只是单兵作战,论大兵团作战,他还真没什么经验。
感受到玛利亚那充满期待的目光,科涅夫那叫一个压力巨大。
他还真没什么战略和战术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