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红色玛利亚 > 585.我苏联拖拉机,天下第一!

585.我苏联拖拉机,天下第一!

而且现在的日本也同样是协约国成员。

反观苏联,除了还在进行革命的国家之外,能够给予支援的也就只有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芬兰、意大利这些国家。

而且勉强算是工业国家的,也就只有意大利而已。

真要计算起来,社会主义阵营仍旧处于巨大劣势。

玛利亚要扩大优势,就不可能只靠他们。

如果在未来的时候要靠苏联单挑所有协约国力量,那恐怕会演变成‘双拳难敌四手’的局面。

因此,国际外交手段被玛利亚划分为最重要的一项政策。

哪些国家可以成为朋友,哪些国家只能维持中立,哪些国家只有敌对关系。

这些东西,玛利亚都需要搞清楚。

要处理国际问题,首先就是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地缘政治,一个是阶级矛盾。

现在的国际秩序多半以协约国的资本主义为主。

苏联的整个市场环境之所以会变得如此恶劣,其核心原因就是因为协约国的封锁。

然而,协约国并不团结,其内部分歧也同样巨大。

例如英国和法国。

虽说在对付苏联方面,英法两国的态度和观点是一致的,然而英法两国在处理德国的事情上,却存在着偏差。

在‘道威斯计划’之前,法国只想摁死德国,彻彻底底地把德国打得无法起身。

英国则保持着大陆平衡政策,不希望看到欧洲被统一,因此极力维护德国利益。

而美国就很有意思了。

美国是协约国的一员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协约国做出封锁苏联经济的决定时,大部分协约国成员都投了赞成票,唯独美国投了弃权。

如此一来,便使得美国在与苏联的外贸上面,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平衡。

而且提出国际联盟的国家就是美国。

前总统威尔逊就以此来提出美国的国际方针,那就是自由贸易。

何为自由贸易,自然是不分意识形态,也不分民族地缘。

这样的事情看似美好,但并没有被英法两国所接纳,毕竟太理想主义,而英法两国只想控制市场为自己谋利。

再加上美国本土的孤立主义盛行,加上威尔逊因为中风无法再进行政治作为,这就使得美国无奈退出国际联盟。

虽说退出了国际联盟,但也确实给美国带来了好处,那就是不用太纠结国际联盟中的条条框框。

如此一来,便使得美国与苏联之间构建出了一条贸易路线。

这条路线让美国放开手脚开始赚钱。

特别是苏联内的各种皮毛宝石,这些东西对于苏联而言并无多大用处,可放在美国那边则成为了畅销品。

而且苏联的柴油机技术领先当前世界平均水平。

如果说世界各地的柴油机技术才发展到2.0版本,那么苏联现在的柴油机已经在4.0版本,领先了整整两个版本。

因此,苏联目前最有经济价值并且能发展到国外市场还无法比拼的一种技术,那便是从柴油机中衍生而出的产物。

在1923年的时候,美国《福布斯就是以一辆默克尔柴油发动机货车作为封面。

没有人知道,这家公司是哪个国家的,他们只认为这是本土公司。

而且即使是美国的内部人员,在调查这家公司时,他们所调查到的信息内容也没什么问题。

因为上面的内容,写的就是美国公司。

然而即使是美国公司,其内部人员都是从苏联那边派遣过去,其核心目的就是一个市场出口。

单靠这家公司,就为苏联赚取了不少外汇,无论是英镑法郎还是美元,他们都赚过,可谓是一家苏联的秘密输血包。

然而,这只是秘密公司,苏联在国际市场上,确实存在着直接标注的苏联公司。

那就是伏尔加拖拉机有限公司。

伏尔加拖拉机厂其实是在苏俄成立之前就已经有了,那时候的玛利亚还是察里津市长,约瑟夫是副市长。

而且当时的伏尔加拖拉机厂跟现在的拖拉机厂有些小差别,他们所生产的并不是真正的拖拉机,而是坦克。

直到现在伏尔加拖拉机厂才开始投入正常的生产流程。

说白了,就是以生产坦克的方式去生产拖拉机。

在如此硬核的技术加持下,出厂的拖拉机,其质量已经能爆国外的拖拉机私人公司。

而苏联的拖拉机能有如此高速发展,玛利亚是核心关键。

自从苏联多了一个玛利亚之后,农业发展并没有被落下,相反还以另外一种形式发展了起来。

重工业确实很重要,然而重工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想消化,就必须要有市场。

拖拉机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

苏联农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相反,那是遇到了很多挫折与问题。

所以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玛利亚在代表大会中,拍打着桌子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

“拖拉机,我们需要更多的拖拉机,少给我逼逼赖赖,直接给我农民生产更多的拖拉机。”

这样的命令下,伏尔加拖拉机厂便开始加大力度进行生产。

默克尔货车有限公司和伏尔加拖拉机有限公司就是玛利亚的突破口。

而美国,就是她所选中的一个可争取对象。

她所需要争取到的,并不是美国的意识形态立场,而是生意上的问题。

孤立主义,是当前美国的主要态度,这份态度让美国人民对欧洲那边所发生的一切,都看做成遥远彼岸的故事。

所以美国那边的人民,即使对gc主义并不抱有任何好感,但也没有英法等国家那般敌对。

凭借这样的机会,玛利亚便准备加大对美国的贸易力度。

当然,美国那边的消费主义就别带进来了。

消费主义终究是一个陷阱,这玩意可要小心警惕。

但玛利亚以外交主席的名义,向美国驻察里津大使提出外交申请时,很快,他们便给予了回应。

他们愿意与任何人进行生意之间的来往,但他们希望不是苏联,而是个人或者某座城市或者某家公司的名义。

这样一来,美国就能避免被协约国指责,毕竟他们只是与个人进行交涉,而非苏联。

可是,就在玛利亚准备回应之时,一件大事打断了玛利亚的所有进程。

弗拉基米尔,病倒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穿越大宋娶公主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