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止堂
清风感觉,他今天经历的怪事情,比之前一辈子都要多。
先是太子老师、太史公宋廉登门拜访周先生。
又是皇帝身边儿的太监登门传旨,邀请周先生去金殿召对。
不论这两件儿中的哪一件,都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大事情。
不料在今天居然接连发生了。
最离谱的是,在金殿中回来的周先生,像是身上被附上了邪魂,围着观止堂的院子,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转个不停,甚至还上了五次房顶。
周易当然没有邪魂上身,围着观止堂转圈儿,想法很简单,只不过是在模拟锦衣卫来人时。
选择进入的路线,所作的行为判断,是否有现在就要连夜逃出南京城的必要。
周易转了几圈,心中大概就有了定数。
暂时,还不太需要转移。
周易做完了他意识中所有可以防止锦衣卫窥探的措施。
重新坐回到书房之中,拿出那张涂满朱红色符号的纸张,继续思索给大明王朝挖坟掘墓的相关事宜。
在目前阶段,朱元章还是我们的朋友的,至少在朱元章进坟墓之前的这二十年,是这样的。
周易思索片刻,便定下了近二十年一切行为的总基调。
倒不是周易太过从心,而是反动敌人的实力太强大,而且在目前阶段,是存在一定共同利益的。
比如,开启民智。
和很多穿越的前辈,需要急匆匆地攀爬科技树不同,得到长生道果的周易,有着更从容的时间布局。
在结合洪武朝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朱元章本人的性格。
还有周易因为《古文观止而起的文坛声名。
文化下移,开启民智,是周易能想到的最优解。
虽然朱元章没有支持周易,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基础教育,但同意周易教授太学中诸位学生使用白话写作公文,也令周易十分兴奋。
开启民智,文化下移,承载文化的物质符号——语言文字的通俗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可能在朱元章看来,使用白话写作公文,只不过是批阅奏章的时候更加省心省力,但朱元章不会知道,这对于文化界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革。
这件事情在四百年左右之后会发生,史称“白话文运动”。
周易穿越之前,在小学学古文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天真的想法,就是古代人学古文会非常简单容易。
在看书多了之后,周易才知道“言文分离”的现象,是长期存在于历史中的。
对于秦朝之后的人来说,解读之前的文章,已经就需要注解了。
广大民众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一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读书人写作使用的文字,却是一直在模彷先秦时期的经典。
甚至在宋朝时期,发生了一个这样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