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纵使是天纵之才,也不可能弥合满洲内部的分裂趋势,只能尽可能缝补,保证他死后不会出现大的变故。
但是,矛盾始终都是存在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双方的矛盾激化到要打起来,而在经过了最终较量后,以福临登基,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出任摄政以实现和平过渡。其中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多尔衮出任第二摄政,而豪格反而不在摄政王的序列当中。
表面看上去,双方势均力敌。
可实际上,济尔哈朗为人谨慎,与代善一般极为沉稳,但是与代善不同的是,济尔哈朗更多时候会给人一种软弱的感觉,因此在后来济尔哈朗明面上是第一摄政,可是权力却被多尔衮一手掌控,几乎将其架空。
到了顺治二年,济尔哈朗因建筑府第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被罚银二千,罢免辅政职务,从此彻底无法掣肘多尔衮。
于是,到了顺治五年,贝子屯齐、尚善、屯齐喀等诬告济尔哈朗,声称太宗初丧时,济尔哈朗与两黄旗大臣谋立肃亲王豪格,擅自令两蓝旗越序立营前行,议罪当死。而肃亲王豪格也在这件事中被诬告下狱,最后四月死于狱中。
由此,多尔衮彻底扫清了一切障碍。
如今有了皇太极的安排,原本的两大摄政王变成了三大摄政王鼎立的状态,使得济尔哈朗和豪格在势力上要稳压多尔衮一头,即便多尔衮手段惊人,可是想要同时铲除这两人,已经变得极为困难。
而有了济尔哈朗和豪格的掣肘,如今的多尔衮还能不能像原来历史那般横扫天下,也就成了一个未知数。
李晟想到了这里,他迅速召见了堵胤锡和宋献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什么?支持多尔衮?”
听到李晟的对策,宋献策顿时有些惊讶,他奇道:“大都督不是向来忌惮此人吗?为何反过来要支持此人?”
堵胤锡笑道:“眼下多尔衮势弱力孤,可是其野心最大,若是支持其则势必会在建州内部闹出一番名堂来。”
李晟接过话头道:“更关键的是,即便多尔衮能战胜济尔哈朗和豪格,将来也会面临其余六旗的反扑。”
八旗制度有自身的优势也有短处,而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其兵力分散,使得任何一人都无法独大。
在原本历史上,多尔衮很快就被反噬,导致自身势力分崩离析,并非没有缘故。
堵胤锡拱手道:“大都督,下属这就去安排。”
李晟点了点头,继续道:“眼下建州易主,再加上镜山之战,或许会跟明廷缓和下来,到时候明廷的全部力量,就会集中在对内镇压上,无非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潼关是李自成,一个就是我们。”
宋献策轻声道:“李自成在潼关跟孙传庭对峙已有数月,或许马上就要大战了。”
“是啊,现在谁也等不起。”
李晟对于这一点深有感悟,因为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孙传庭,眼下都有些等不下去了。
在原本历史上,潼关之战的结果便是孙传庭大败,李自成成功攻占西安。
传庭死,大明亡。
次年三月,李自成攻占京师,崇祯自缢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