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从李自成义子开始 > 第352章 削籍为民

第352章 削籍为民

看到这句话时,吴孟明顿时吓了一大跳,背上顿时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可不是那种一点脑子都不带长的武夫,说杀人也就杀人了。

吴孟明深知黄道周、刘宗周虽然只是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可是他们的影响力却不是寻常士林可比,不仅是朝廷中有名的大臣,更是海内当代文宗大儒,桃李满天下,倘若真要不明不白死在了归乡的途中,任何人都会怀疑到锦衣卫的头上,到时候他吴孟明不仅会被报复,更是死后也将遗臭万年。

更重要的是,崇祯本人的脾气也是反复无常,又不愿意承担半点责任,当初杨嗣昌也好,陈新甲也好,哪个不是被他坑死的?真要是等到朝廷局势一变,说不定皇帝还会主动将他吴某人丢出来背锅,到时候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吴孟明想的很清楚,他绝不能落得当初田尔耕和许显纯那般下场,就绝不能老老实实听皇上的密旨行事。

好在密旨上并没有要求今夜就完成,而是在二人返乡途中截杀,那么就还有时间来转圜,他左思右想之下,连夜派人去向一个关键之人求援——那就是领头上司锦衣卫都督东司房太子太傅左都督骆养性。

骆养性虽然已经不再过问锦衣卫事物,但是他名义上还是挂着锦衣卫都督的职务,吴孟明自然有理由向老上司求援,他当夜便向骆养性写了一封密信,里面将种种情况一一告知,请求骆养性在皇帝面前为之分辨。

除了骆养性之外,吴孟明也不能忽视内臣,他在天色刚刚一亮时就去找东厂提督太监王德化,尽管锦衣卫指挥使私下面见东厂提督太监是很犯忌讳的事情,但是他此时却已经顾不得那么多。

在明朝时,锦衣卫和东厂虽然都是皇帝的鹰犬,但是东厂提督太监都是由内官组成,与皇帝的关系相对更加密切,且长期处于皇宫大内,也更加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因此长期以往使得锦衣卫的权柄逐渐小于东厂,甚至到了后期锦衣卫向皇帝报告要具疏上奏,东厂则是可以直接口头直达,以致于皇帝还赋予了东厂提督太监监督锦衣卫的大权,双方关系也逐渐从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在宦官权倾朝野的时代,锦衣卫指挥使看到东厂提督太监都是要下跪磕头的,因此吴孟明对王德化也不敢怠慢,处处表示尊敬。

王德化在明面上地位高于吴孟明,但是他的性子十分圆滑,一直对吴孟明相当客气,他得知了密旨一事后,同样大吃一惊。

“绝不能动手,否则将来咱们就彻底完蛋了。”

王德化在这件事的认识上要更加深刻,不要说黄道周、刘宗周死在他们的手里,就算二人真的因为意外而身亡,他们也没办法向天下人交代。

一想到这里,王德化也坐不住了,不过为了保全自身,这件事还是要由吴孟明向皇帝上密折劝谏,而王德化则在一旁协助。

果然,当崇祯看到了密折后,多少也有些犹豫,毕竟刚刚也是一时气头上,他想了想,便派人将王德化叫了进来。

王德化的劝谏也十分巧妙,他处处从维护皇帝的角度出发。

“陛下即令二臣当死,当交付法司明议其罪,使得天下人咸知二臣死于国法,若是于暗中截杀儿臣,天下人将如何看待陛下?”

是啊,一旦二人莫名其妙死了,反而成全了他们的直名,而他崇祯则将会在史书上留下一道大大的污点,甚至将来或许要跟历朝历代的昏君相提并论,这正是崇祯所无法接受的。

对于崇祯而言,他一心希望能够中兴大明,让后世之人称赞其为圣君明主,自然不愿意这种有失光彩的事情发生,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释放了二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大明1635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高衙内的恣意人生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