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就在皇帝准备下令的时候,他多疑的性格却再一次占据了主导权,而这一次他怀疑的则正是王德化和吴孟明二人,毕竟他平日里将东厂和锦衣卫倚为心腹,却又不能真正相信他们,也就只好利用东厂和锦衣卫互相牵制,可是在这件事之后,他却又开始怀疑东厂和锦衣卫在暗中勾结。
崇祯不露声色地看了一眼王德化,随口道:“吴孟明也是这么想的吗?”
王德化心中一惊,他知道皇帝起了疑心,但是这件事上他绝不能出卖吴孟明,否则他也逃不了干系,当即沉声道:“奴婢不知吴指挥使的想法,只是他若忠于皇爷,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地维护皇爷的令名。”
崇祯微微点头,道:“那你觉得,吴孟明办事如何?”
王德化轻声道:“回禀皇爷,吴指挥使能力如何,皇爷自然最清楚,奴婢不敢随意妄言。不过要奴婢来说,这个吴指挥使倒是一个颇为谨慎之人。”
崇祯没有回答,他只是挥了挥手,道:“告诉吴孟明,将密诏烧了吧,朕还不至于做到这一步.......”
“是,皇爷。”
王德化顿时将心放了下来,他轻声恭维道:“要奴婢说,这二人得罪了皇爷,千刀万剐也不为过,可如果有伤皇爷的令名,奴婢就算是死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崇祯微微叹了一口气,道:“若是天下大臣们都像你们这样,朕又如何会到今天这一地步?”
他想起了刚即位时,曾经将内官们的权力剥夺的干干净净,可是到头来得到了却是文官们的集体背刺,使得他始终不愿意再相信大臣的承诺。
只是时局至此,崇祯也只能轻声叹息不止了。
.......
次日,黄道周离开京城,除了刘宗周以外,便再无一人相送。
而刘宗周也很快接到了削籍为民的圣旨,按照常理而言,刘宗周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从此笑看风云变幻,但是刘宗周却跑到了午门前叩辞皇帝,称之为‘辞阙’。
与得罪了大半个朝廷的黄道周不同,刘宗周在京城的人脉相对广泛许多,在他离开京城之前,朝廷许多大臣还有同僚故旧都要前来相送。
刘宗周却是谁也不见,直接带着家人离开了京城,倒不是因为他绝情与此,而是不希望这些大臣和同僚们因为他而受到牵连。
只是在离开之前,刘宗周却是泪雨滂沱,他知道今生怕是再也难回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