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从李自成义子开始 > 第353章 江南工商总约

第353章 江南工商总约

金陵。

在当初李晟离开金陵时,曾经埋下了一层伏笔,没想到还真钓上来了一条大鱼,以王政等人为首的金陵士绅大族乘机发动了叛乱,只是旋起旋灭,被金陵守备师迅速平定了下来,秦淮河岸边则是响彻了一整天的枪声,处决了数千名叛党。

在处理这件事上,李晟丝毫没有手下留情,他通过金陵守备师顺藤摸瓜,将盘踞在金陵的王、沈等大族来了个瓜蔓抄,将他们杀了个干干净净,以雷霆之势告诉了江南士林一个硬道理,他李晟可以跟他们谈,也可以选择用刀把子说话。

血色的镇压之下,固然使得江南士林人心惶惶,可是也让另外一部分人看到了希望,那就是工商之士。

在李晟的规划中,想要扶持资本主义兴起,完成初步的工业革命,就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阶层鼎立支持他,而这样的阶层在明末实际上并不存在,目前也只是处于萌芽状态。

足够幸运的是,随着明朝经济商品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江南地区形成了这样的土壤,一批相对于前代更加庞大的江南商人正在快速形成当中,而且这帮人与过往的商人不同,他们和晋商倒有几分相似,那就是希望通过财力换取权力,谋求在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上的发展。

与此同时,江南的一部分士林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他们当中已经有一些人具备了超越时代的眼光,肯定了商品经济带来的告诉发展,并且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此外由于江南地狭人稠,人地关系紧张,家庭手工业与商业就被人重视起来,民间弃文从商的人亦大大增加,并出现了大量弃儒就商与士商相混现象。

还有一点值得高兴的是,对于江南士林的精英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四书五经上,其中一些科举失败的士子为了日后的生计考虑,还专门去学习了一些关于读、写、算是从事任何商业活动的基本能力,使得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极高。

李晟在派人调查这一切后,不仅有些感叹,幸亏他穿越的足够早,倘若等到清中后期再来到这个时代,那么很多思想都会消失,也不会有这般发展的土壤了。

九月中旬,李晟在金陵都督府中会见了这一部分士商。

参与会议的除了革新军中的高层以外,很大部分都是寄居在金陵的大客商,他们共同特点便都是科举考试的失败者,但是却在经商之道中寻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寻常书生不同,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也更加开放。

在会议之前,每个人的座前都分发了一本书籍,上面写着《江南工商总约,另外还有一枚精致的钱币。

沈绍安坐在椅子上,望着手中的书籍有些发愣,他自信读过的书不比寻常士子少,可是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本书,且名字还写得这么怪异,莫非是革新军自行写出来的书籍?

他无聊地翻开了《江南工商总约,只见里面开篇就写着一篇文章,名为《资政论,不由得好奇地读了下去。

“夫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後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後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然本未之强弱适均,视乎时势之变通为律,则自今而至後,自小而至大,自省而至国,自国而至万邦,亦无不可行矣。其要在于因时制宜,审势而行而已。兹谨将所见闻者条陈于后,以广圣闻,以备圣裁,以资国政......”

一席文字顿时让沈绍安耳目一新,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实在的话,正准备继续看下去的时候,却听到了外面传来的脚步声,不由得抬头望去,却是一名俊朗的青年在一众人的陪同下,走进了都督府内,来人正是李晟。

李晟的到来也让在场众人多了几分紧张,毕竟在此时的风闻里,李晟几乎都变成了吃人不吐骨头的鬼怪,每天不杀人浑身难受。然而看过《江南工商总约的人,却在此时已经产生了怀疑,这样的东西哪里是一帮泥腿子写得出来的?

“小人等拜见大都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高衙内的恣意人生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