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正午,狗蛋儿摸着肚子凑了过来。
“苏叶,我们中午回去么?”
“不了,在镇上吃。”
“我想吃包子。”
“我看你就是个包子。”
小小少年略是懵懂,“明明你的脸更圆些,怎么会我是包子?”
苏叶,“……”
最近不知怎么回事,她突然长胖了许多,整个人就跟球似得吹了起来。
本来她是和狗蛋儿一般高的,现在她一横向发展,直接就被落下了。
长胖她倒不怕,就怕一直横向发展不再长个子,作为一个现代人,她对身高有一种执着。
“怎么不高兴了?我不吃包子就是。”
“不缺你这一口吃的,走吧。”
“你到底是怎么了?”
“没事。”
“没事就好,那我能吃俩包子吗?”
“猪啊你!”
“最近饭量是大了些,但我不是猪。”你才是猪。
感觉到身边的少年在吐槽自己,苏叶二话不说直接把包子给他换成了馒头。
可能是猜到自己把人惹生气了,狗蛋儿什么也没说,老实的吃了俩馒头。
书肆老板是下午从县里回来的,在听说苏叶不想继续抄画本后,便翻了一下她这次抄的书,然后同意让她抄三字经,还是抄一本一百文。
“谢过老板了。”
“不用谢我,是你的字到了这个水平。”
“还是要谢的,待我抄好后便给您送过来。”
“苏小姑娘,你这位兄长可也要抄书?”
狗蛋儿刚想说抄,苏叶便回道,“他不抄的,五经还未学完。”
“姑娘可是学完了?”
“我不用科考,只粗略看过一遍。”
“谦虚了。”
苏叶过目不忘的本事,早就被她那看似严厉,其实内心相当澎湃的先生给传远了。
老头儿活到这个年纪,见过的读书人不少,记忆力如此好的却是头一次见,不免有些兴奋过度。
当初他会教狗蛋儿,多半的原因是想亲自教导一下天才儿童,可惜是个女娃。
苏叶和狗蛋儿回到村里时,天还是大亮的,苏叶回了自己房间准备把以前节省下来的纸张整理一下。
人工抄书出错是难免的,大多数情况书肆在给纸张时都会多给几张,现在她已经攒了不少。
“苏既明你过来一下。”
“干嘛?”
“把这些纸拿去,应该够抄一本《周易》了。”
“你存了这么多?”
“当然!”
苏叶为了把字写好,她抄书的速度很慢,几乎半月才抄一本,因为抄的慢,出错就少,纸便省下了。
摸摸自己的钱袋,里面已经有一两银子!等她存够十两,就把狗蛋儿送到私塾。
以后她得把抄书的速度提快些!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小小少年尤其成长的快。
在苏叶将近十岁的时候,她总算是把银子凑齐,而村正也没什么东西可以教他们了。
“苏叶谢先生多年教导。”
“既明谢先生多年教导。”
村正摸了摸胡子,似是有些不舍,“你们二人今后有什么打算?”
苏叶道,“我打算送既明去镇上的私塾,让他继续读书。”
“你呢?”
“爹娘年纪大了,定是在家多帮衬一些。”
村正听后不住摇头,“糊涂,真是糊涂。”
“先生何意?”
“你真不打算继续学了?读书不只是为了科考。”
“这个道理学生自是懂的,只是求学无路。”
这个时代虽不至于把女人关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对女人也有诸多束缚。
像走仕途,那是绝对没有女人的事,后来更是约定俗成,所有学府都不收女学生。
而一些大户人家的女儿若想读书,都是自己人教,或是请先生。
像苏叶这种情况,她已经找不到可以教她的老师了,只能自己在家学。
村正先是跟着叹气,不过很快便说道,“二刚自从中了秀才便去了县学,身边还未安排书童。”
苏叶听后不是很懂,什么时候女生也能当书童了?
该是意识到自己说的不明白,村正又道,“老朽是想说让既明去当这个书童,如今二刚已过院试,学识不比私塾的先生差。”
这些苏叶还是懂的,能进县学的最次也是童生,狗蛋儿过去后还是跟在秀才身边,对他以后的学习自是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还能省下去私塾的银子。
只是跟她好像没什么关系,她依旧要辍学……
村正继续说道,“你二刚表哥和县学里厨房的管事关系不错,你可以进去帮忙,你向来聪明,我相信你不会荒废学业。”
这下苏叶兴奋的都不知该说什么了,她想去抱抱老师,想起这里的规矩,终是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