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养老制度是不完善的,很多无儿无女的人在年老后都很可怜,老妇人只是其中一个。
苏叶这次过来,除了看望一下老妇人,也有帮一把的意思。
至于怎么帮,她现在只是有个想法,还不知道能不能办得到。
坐在昏暗的小土屋里,她和莫君一边喝着老人煮的梅子茶,一边和老人聊天。
“二奶奶,您看如果我办一个疗养院,就是给您这样的老人养老的地方,您会去吗?”
这个想法她很早之前就有了,只是苦于没有银子便没往外说。
现在她不只存了些钱,时间上也比之前宽松很多,她觉得可以试一试了。
老妇人想也没想便拒绝了她。
故土难离,是所有上了年纪的人都有的问题。
看着老人身体还挺结实,苏叶也没坚持,她觉得一切都可以慢慢来,没必要急于求成。
在回去路上,她同莫君还有既明说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
她不只会办疗养院,还会办儿童福利院,以及女子学校。
如果说苏叶是因为在现代生活过才会有这些想法,那莫君便是天生想法大胆的人。
第一次,他同其余两人说了那篇让他名落孙山的策论。
全民开智,开办手工业学校。
这样的想法,就连苏叶听了都是震惊的。
既明虽然没有他们两个如此先进的想法,但他表示会全力支持。
什么叫志同道合,这就叫志同道合!
只是苏叶刚感动没一会儿,另外两人就又去踹树了。
她在心里想着,就这么两个傻孩子,能干什么大事啊?
一个时辰后他们到了清水村,然后受到了全村老少的一致欢迎,别管是谁见了他们,都会很尊敬的打个招呼。
比曾经于二刚的待遇还要好上一些。
这让苏叶特别不舒服。
所以也没怎么和村里人说话,便匆匆回了家。
然后刚一进院子,便被一院子的人给惊住了,她大概数了数,差不多有十几个。
有些是她认识的,有些不认识。
其中隔壁婶子带着两个人在捡黄豆,表舅母在晒芝麻,还有几个人在转磨盘。
表姐拿着杆秤,正在称东西。
她前面是个扶着一麻袋东西的人,而身后是个盛粮食的陶缸。
不等苏叶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隔壁婶子走上前,开始帮她拿行李。
“快进屋喝口水,一路累了吧。”
“婶子我不累,您见我娘了吗?”
“在后院呢。”
因为背的东西有些沉,苏叶三人进了堂屋,想先把东西放下。
却发现堂屋的摆设跟之前大变样。
她想去自己卧室看看,被婶子拉住了手,“别去了,你娘把这宅子卖了。”
卖宅子?她不过是两个月未回,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想到院里的于家人,她问道,“这房子,是卖给于家了吗?”
婶子点了点头,“二丫做买卖出了些状况,你娘把这房子给了于家。”
苏叶不信,她一个字都不信。
就算二丫做生意赔了,大不了搭上本钱就是,哪有把房子搭上的道理!
再就是,二丫做的是合伙生意,怎么会只有二丫出状况,合伙人却没事?
院里这些人大多是知道苏家和于家闹矛盾的,所以这会儿也没人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