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她现在才懂这个道理,以前还想去硬碰硬!
若不是先生那么无助的让她想办法,怕是她现在还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一瞬间的功夫虽能让人开窍,却无法改变已有的局面。
“既明,吃完饭早些睡,明日里你和莫君一起去县学。”
王氏本来吃的正欢,听到她的话后,一下子就没了精神,“闺女,这读书也不见得就是好事,你看秀才爷都这样了,咱还是不读了。”
于氏也道,“是啊三丫,就听你娘的吧。”
苏叶去看老太太,她感觉奶奶应该会支持自己,谁知老太太把头一撇,没有看她。
真是厉害了,她的家人……
既明是家里的独苗没错,可独苗也不能养在花室里吧?
“爹,你说句话呢?”
苏二山也挺为难,“闺女,你看季家人都在县城,县学里还有他们家大少爷,既明还是别去了。”
可能是怕她接受不了,苏二山又道,“你们在家里学也成,地里不忙的时候,你们还能读书。”
苏叶回了房间,她从未想过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如果不能读书,她就要一辈子留在这个小村子里,然后小的时候做童养媳,大了相夫教子。
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想做的事。
前世她因为身体不好什么都没有做过,这辈子她不想这样。
听到有人敲门,她收起心情开了门,左边是莫君,右边是既明。
“进来吧。”
既明先道,“你不要难过,不只你想继续读书,我也想的,听说到了省学便会有农科,我一直很向往。”
接着莫君说道,“我已经把既明的事同学监说了,明年他会监考,不会再出事。”
听两人这么一说,苏叶心里明朗了很多。
她问莫君,“学监和季家没关系吗?”
“他们没什么直接关系,只是鉴于季家族里的两位进士,平日里会给些面子。”
若是这样,那真是好极了。
苏叶不是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既然事情还有转机,在家里待上一年并不算什么。
她可以用这一年的时间,让既明把四书五经再巩固一下,然后练习一下写策论,还有学习律法。
律法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很重要,就算科考不涉猎,也应该熟记。
听了她的打算后,莫君不想再去县学了,他也想跟着两人一起学习。
苏叶听后忙点头,“你能来那真是太好了,我记得你的书架上有当朝的律法书,你记得拿过来。”
莫君一扬头,“我还以为你舍不得我一个人在县学太孤单,竟是这样的打算!”
苏叶觉得这孩子实在幼稚,“书肆里也有律书,我去抄一本就是。”
气氛突然有些紧张,既明忙道,“就这么定了吧,以后一起读书,明年一起考下秀才!”
苏叶去收拾书桌了,以后什么都不想,只一心读书,争取早日考取功名。
莫君在心里暗搓搓的想,“一定要考个小三元!不能再让别人小瞧。”
小三元是县试,府试,院试,皆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