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桓家的这段时间,桓温日常便是想着法子给孔氏调养身体,孔氏的精神也慢慢好了起来。奈何家贫,能变卖的东西已经叫徐福拿出去换取粮食,然而这样下去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正午,桓温他们在前厅用餐,本来按照规矩也该分席而坐,但他家目前的情况没法分案而食。
木案上摆着一菜一汤,菜为韭卵(即为韭黄炒蛋),汤为荠菜汤,案上还摆着用粗陶器盛装的麦饭。
“福伯,你也坐下来吧,就不必多礼了。”
桓温将桓冲抱在一旁坐下,给他盛了半碗麦饭,抬头邀请站在一旁帮忙盛饭的徐福坐下。
“小郎君,不打紧的,老奴等会再吃。”
徐福盛好一碗麦饭放到桓秘面,并将竹筷递给他。
“福伯,你就坐下吧。”小乌站起来想将徐福拉下来,围坐在案边的其他孩子也应和着。
桓温看到这样的徐福,心中又恼这个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好,好。”徐福脸色溢满笑容,在下位坐了下来。
桓温将一口麦饭喂入桓冲嘴里,让他慢慢咀嚼,自己则端起另一碗饭吃了起来。刚开始吃麦饭时,他还不适应,现在能面色如常地吃起来,甚至还觉得这饭甚香。
麦饭乃大麦粒和大豆蒸制而成,大麦味甘,入心脾,有养心的作用。其实,主要的还是麦价格比较低廉。
“阿兄,给你吃。”桓豁用竹筷夹起荠菜汤中的荠菜放入桓温碗中,脸上堆满明媚的笑容,“阿兄,这菜鲜嫩好吃,给你吃。”
“好,你也吃。”桓温夹起韭黄炒蛋中的鸡蛋片放入桓豁碗中,韭黄炒蛋中的鸡蛋极少,这道韭黄炒蛋中的鸡蛋算作调味料罢了。
鸡蛋,桓温在现代经常能吃到,所以不觉得新奇。倒是这荠菜比较得他的心,荠菜易得,特别是春天来时,这满江南到处一片荠菜青青。
路旁,小河边都有荠菜的踪影。后来,桓温便在有天井的那块小院中种上荠菜,这也便于采摘。
有时桓温和小乌去爬山锻炼身体,回来经过小河边时也会挖上几把荠菜回去。徐福曾言,当地有三月初三,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在这一天吃了荠菜花煮鸡蛋就能消灾辟邪,平安顺遂。
于是,每日清晨时分,桓温都会端着一碗荠菜粥去东厢给孔氏吃,这荠菜粥也称百岁羹,有利脾和中的好处。
饭后,几个小孩依旧到院子去玩,小乌手巧能做各种各样的小玩具。小乌曾在北方生活过,那边的玩具和江南的不一样,所以江南地区的孩子大多会觉得新奇,于是小乌天天做一些玩具好让徐福出去换米麦的时候拿到市中去卖。
小乌做好玩具后,桓温会在玩具上增添一些颜色、字画,让玩具更加好看。如小乌做好陀螺后,桓温会给陀螺上色。若是风筝,则会描上画,灯笼则可绘画题字。
有钱人家的孩子爱这玩意,徐福每回出去卖玩具的时候都能尽数卖完,虽然所得的钱不多,却也能补贴一下家用。
午后,晴空万里,湛蓝的天色让人心情愉悦。
桓温本来在书房研读《楚辞》,发现阳光透过窗射入屋内,书房霎时明亮许多。他精神一振,想到孔氏身体大好,便想着扶她出来散散步。
“阿娘,阿娘。”桓温的几个弟弟看到桓温扶着身披披风的孔氏走到院子,皆是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