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家的丧事还没结束,便是新皇帝元钦的登基大典。典礼在宇文泰的安排下如期举行,所有二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回到长安参加皇帝的登基大典。这一日的大殿内,聚集了全国上百名封疆大吏,共同向新皇帝朝贺。
可是这位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心中却满是苦恨。他心知自己的岳父大人当朝太师大冢宰宇文泰亲手谋杀了自己的父亲,可是自己的这点微末本领怎么和宇文泰斗呢?而宇文泰让自己登基,也只不过是需要一个傀儡,朝政方面的事情自己根本插不了手。
身为皇室正统血脉继承人,蒙受这样的奇耻大辱,足可见这位年轻的新皇帝心里有多难受。可是没有办法,谁叫生于这乱世帝王家呢?
宇文泰端坐在元钦身边,两人距离不过两三米,看上去就是二人共同坐朝听政。此前宇文泰没有敢直接坐上来,只是他传先帝遗诏,太子治国理政经验尚不足,特令太师宇文泰辅政,享面南而座,无需跪拜特权。
这一项特权标志着宇文泰从此已不再是一人之下,而是单纯的万人之上了。宇文泰身兼大冢宰的职务,掌管天下所有官员任免大权,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官员都是宇文泰的人,这也是为何宇文泰这么多年来掌管朝政如此顺利的原因。就连与天子面南而座这样越礼的事情,也没人敢正面挑衅。
“今我新皇登基,乃我大魏国运昌盛之始。然虽有高氏齐国作乱,但有尔等忠臣良将在我新皇陛下统领下,必扫除高氏,创我大魏一统之基业。”黄门侍郎在一旁宣读着新皇登基的训话,此时台下整齐的站着八大柱国以及众位大将。独孤信身后的杨忠对着他私语了几句,脸上却是面无表情。独孤信也只是点头,并不作声。
朝臣们尽皆对着元钦与宇文泰下跪叩拜,元钦还未说话,宇文泰便随意的抬了抬手,示意大臣们起身。
“先帝驾崩,我宇文泰多年来身受皇恩,悲痛欲绝。好在我新皇又顺应天命登基,承我大魏之基业。尔等与泰同朝为臣,受先帝之隆恩,今后也将同泰一起为陛下排忧解难,为天下一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宇文泰一番话说下来,不可谓不感人肺腑。若是不明真相之人,还真以为宇文泰与先帝君臣情深。而独孤信和杨忠这些大臣心里却是明白,宇文泰的权力欲望已经越来越大。当初那个受命于孝武帝中兴朝纲的宇文大元帅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权倾朝野的宇文太师。
“太,太师乃我大魏股肱之臣,是乱世之良臣。寡人初登大宝,尚且需依靠太师辅政。诸位爱卿见太师如见寡人。”元钦缓缓的说完这段话,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伤感。在宇文泰的强权压迫下,如今的他想要活命只有把权力都交给宇文泰,并且给予他足够的威望。
“臣不敢与陛下相比,只是陛下治国经验尚浅,臣唯有勉力辅佐陛下。”
先帝元宝炬在的时候,虽然宇文泰也是把持朝政,可是元宝炬仍有执政的权利。一些事情走到元宝炬这里来,他依然有决断的权利。可是,元钦登基后局面可不一样了。先前宇文泰亮出的实力已经吓坏了元氏宗亲,如今连唯一手握兵权的元欣也对宇文泰相当忌惮。这直接导致了皇室几乎没有力量与宇文泰抗衡,而之前忠于皇室的独孤信和杨忠这些实力派也不再与宇文泰针锋相对。如今的元钦,任何的实力依靠都没有,根本没有一点与宇文泰抗衡的实力。
“如今我大魏新帝登基,为了振我国威,也为了扩大疆土。此次,特命四路大军征讨齐国与梁国。”宇文泰转眼便开始趁着群臣都在,部署之后的作战计划。
“独孤信。”
“臣在。”
“命尔为大元帅,与杨忠领八万大军征伐齐国,务必将失去的城池夺回。”
“臣领命。”
“宇文护,命你为大元帅,与赵贵领十万大军,进攻南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