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进入九月末,天气燥热难耐,正是这一份燥热,使得驻扎在华沙城外半个月之多的德军军团愈感急迫。
波兰政府早就已经潜逃出境,而顽强的波兰人依然不肯向纳粹投降,甚至就在几天前,德军还遭遇近10个师的波军残部的疯狂反击,这在一定意义上对攻占华沙产生严重困扰。
希特勒下达的命令是在月底之前让华沙沦陷,时间迫在眉睫,长达20天的僵持拉锯后,26号上午,德国人的空军飞机终于大规模地飞过华沙上空。
好消息是,华沙人躲在城内,等来的竟不是疯狂的轰炸,而是传单。坏消息是,传单上说,华沙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是投降,另一条路是血战。
毫无意外地,波兰人选择了后者———在这穷途末路、胜负已定的局势下。德国人抱怨他们顽固愚蠢、咒骂他们自寻死路,他们忘记了,这里是华沙,它已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所有波兰人心中最后的信仰与堡垒。
而在1945年,当这些参加过华沙战役且还活着的德国人,以血肉之躯坚守在柏林国会大厦前时,他们一定已经体会到这之中的所有情绪。
赫尔特靠在飞机机体边,背对着太阳,轰炸指令已经下达,这是最后自由休息的几分钟。
他想,他可真幸运,能生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年代,信仰可以托付于战车,热血足够点燃机油,耳目一新的协同战术就要带领他们撕疆裂土,开启钢铁新篇章,他希望德意志可以屹立在世界顶端从此供人仰望,他希望他的国人可以永远高人一等,不去向谁屈从,他希望那些后世人瞻仰的这段雄伟史诗中,有自己的一份贡献。
指挥官已经开始集结轰炸机,总攻前的空气里是跃跃欲试的浓烈气息。即便他的内心为这些而狂热无比,但他依然想赶快结束战事回到柏林,因为那里还有人等着他回去。
华沙承受了连续几个小时的轰炸后,已经面目全非,城内一片哀嚎恸哭,甚至已经有人开始痛斥军方的死守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