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 马总答应得很痛快。
马总发来的资料比沈南宇提供的更详细一些,除了有公司已投资项目的报告,还有立项和调研的项目资料以及互联网行业的研究报告。苏嘉看了几遍收获不小,一边看一边做笔记。
她逐渐意识到,如果想写出高质量的稿子,首先要站在发言人的角度去理解发言话题,然后思考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年论坛大佬们的演讲实录信息量都很大,往往一句话就包含自己对行业的深刻领悟。
研究完这些材料,苏嘉对发言稿的框架以及每部分要阐述的内容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想法。除了关于公司、项目和行业的客观信息和数据,苏嘉根据自身对材料观点的理解重新撰写了一遍发言稿的其他内容。
新的稿子改成后,一对比,苏嘉发现之前写的简直是惨不忍睹。她将修改的稿子发给马总和一位做媒体的朋友。
马总回复说稿子写得不错,对稿子的个别观点和数据提了专业的意见,而媒体朋友给的建议主要是关于稿子本身的表述和用词方面。
苏嘉按照两位的意见又修订一遍,谨遵沈南宇的教诲,强迫症似地扪心自问了几遍:“苏嘉,这是不是你能写出来的最好的稿子?是不是?!是不是?!”
得到的都是确定的答案后,她一狠心点击“发送邮件”,将稿子发给了沈南宇。
沈南宇外出见客户,不在办公室。苏嘉给他发了条信息告诉他修改稿已经提交,沈南宇回了句“好”。
晚上十点多,苏嘉才收到沈南宇的回复邮件,沈南宇对稿子进行了一些修改,除了两段是全部重写,其他都是局部调整。
沈南宇肯对自己的稿子提意见,说明达到他的最低水平标准,看来自己暂时不用滚蛋了。苏嘉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大笑几声,心呼太不容易了。
**
就这样勤勤恳恳地,苏嘉总算通过沈南宇额外的两个月试用期。除了处理沈南宇的事务,她时不时还得兼顾项目上的事,忙起来恨不得有三头六臂。
经过这段时间相处,沈南宇的脾性苏嘉摸了个七七八八,可是他总有本事令她抓狂。
像这一天,上午是投资运营部部门例会,下午陪沈南宇与企业老总开会,简直是马不停蹄的节奏。开完会,他吩咐:“下周出差我、马总和你去,订好机票和酒店。”
苏嘉点头:“嗯!”她坐回位置,过一会儿觉得头皮发凉,不太对劲,抬头一看,身形高大的沈南宇站在前面,居高临下地望着她。
“您还有什么事吗?”苏嘉不安地问。
“苏秘书”,沈南宇开口了,“你不觉你的桌子有点凌乱吗?”
从小苏嘉就有随手乱放东西的毛病,房间里常常是一团乱。为此妈妈不知教训过她多少次,说她不像个女孩子。苏嘉总是振振有词地反驳:“妈你别给我收拾,我这是乱中有序,我知道自己东西放哪里!”
自从上班后,苏嘉已收敛了一些。她环顾自己收拾过的桌子,最外边是一个立式文件夹,小文具都归在收纳盒里,她的发财树小盆栽、玫瑰花茶也靠里摆得好好的,她早上没啃完的面包和昨天开了封的牛肉干已经被她收进抽屉。
当然桌面上还有两叠堆放得有点歪斜的文件,散落着一些比如便利贴、护手霜、同事发的喜糖什么的。虽然比上不沈南宇光亮可鉴、一丝不乱的大办公桌,但是这还算整齐吧。
显然沈南宇不这么想,他静静等待他想要的回答。无形的压迫感扑面而来,苏嘉垂下眼帘,一副知错就改的样子:“多谢您提醒,我以后会注意的。”
沈南宇满意地离开了。苏嘉冲他的背影狠狠地做了个鬼脸。“我以后会注意的”,每次她犯错或者做得不够好,这句话便派上用场了。
但是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尤其不能随便对沈南宇说,一说出口意味着同样的错误或者不尽人意之处下次绝不能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