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自古以来盐铁都是朝廷专营,为的就是江山稳固、社稷绵延,现在太子殿下私开盐场,破坏盐政。”
“长此以往的话,到时候盐政崩坏,受害的只会是我大明和万万百姓啊!”
周宣站出来,表达了强烈的反对。
开什么玩笑,真要是让太子的这个盐场办下去,以后他们这些靠盐起家的盐商、徽商都没有好日子过了。
一转手一斤盐就能够赚十文钱的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现在朝廷收不到税,百姓吃着昂贵的盐,这难道不是受害?”
朱厚照冷冷的反问道。
“殿下,朝廷每年能够收上百万两银子的盐税,怎么能说没有收到盐税呢?”
“至于百姓吃着昂贵的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制盐不易,运输更难,价格贵一点也是正常。”
吴宽也是站出来,睁着眼睛说瞎话。
“哈哈!”
“一年收一百万两银子就算收到盐税了?”
朱厚照顿时就笑了,后世螨清一年的盐税能够多达几千万两白银,现在大明收的这点税银根本就不算什么。
“据我所知,江南的大盐商,随便一个一年都要赚几百万两银子的,就这熊翀,他们家霸占五个盐场,一年至少进账三四百万两银子,而且也只是将盐从盐场提出来转手卖给其它的盐商,这银子也太好赚了吧?”
“殿下,您这是道听途说,完全不可信,我大明盐政自有其一套完善制度,岂会让人霸占盐场,又怎么能会有如此之高的利润,这一个盐场一年所产的盐都是有限的。”
吴宽脸不红气不喘的胡说八道。
“有没有,让锦衣卫和东厂去查一查就不知道了。”
“父皇,我大明盐政崩坏,朝廷收不到税银、百姓吃着昂贵的盐,却是让那些盐商一个个富可敌国。”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儿臣请父皇下旨彻查盐政!”
转头朱厚照就向弘治皇帝这边请求彻查盐政了。
话一落下,还没有等弘治皇帝发话,众多江南籍贯的官员就坐不住了。
现在也就是熊翀出事而已,这要是查起盐政来,那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出事了,到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抓起来,被抄家了。
现在弘治皇帝抄家是抄上瘾了,抄完山西的晋商又抄兵部、工部官员的家,真要是差盐政,到时候徽商、盐商还有江南的那些缙绅们,一个个都要完蛋了。
“陛下,陛下”
“盐政运行良好,没有任何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调查啊!”
“是啊,陛下!”
“自从改开中法来,朝廷每年能够征收到上百万两银子的盐税,充实了国库,这说明盐政于国于民都是有好处的,根本不需要去查啊!”
“陛下,陛下,万万不可用厂卫荼毒缙绅啊!”
“......”
一个又一个大臣着急的喊道,这是真的急了。
太子办盐场没有什么,大不了多个人吃肉罢了。
查一个熊翀也没有什么,只要盐政不改,盐商们依然可以喝酒吃肉。
可是这要查盐政的话,到时候还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进来。
尽管他们其实也不怕人去查,因为上下都已经被他们弄成了一块铁板,谁也休想伸手进来,查也查不出什么东西。
可是让东厂和锦衣卫去查的话,他们也有的是办法来敲开大门。
官员查是很难查出来什么来,厂卫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不折手段、不顾一切,要的就是结果,才不管过程呢。
说实话,这大明朝只要天子将厂卫的力量牢牢握在手中,基本上就没有办不了的人。
历史上崇祯皇帝就是没有好好的利用手中厂卫的力量,结果就是自挂煤山歪脖树上面。
而能够利用好厂卫力量的皇帝大多数都是有一番作为的。
“既然你们都说了运行良好,没有什么问题,那就让厂卫去查一查嘛。”
“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查一查也可以更好的证明下盐政确实是没有问题。”
弘治皇帝看看群臣,淡淡的说道。
“陛下”
“陛下!”
大家一听,顿时就急了,这能查吗?
肯定是不能查啊,这一查恐怕到时候还不知道又要牵连出多少人,盐政问题,它是全方面的坍塌的问题。
“好了,此事就这样定了!”
“东厂和锦衣卫这边去好好的查一查,看看太子有没有说错。”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弘治皇帝非常果断的说道,懒得和你们废话,争论下去怎么可能争的过这些饱学之士?
这些人一个个都饱读诗书,死的可以说成活的,活的也可以说成死的,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来说。
你要是和他们去争,永远都别想争赢他们。
弘治皇帝的话也是让群臣面面相觑,这还是以前的弘治皇帝吗?
以前可是大小事情都会和大家商量,还会和重要的大臣商量,可是现在呢,这是和大家商量的态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