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记者的采访意图,暗示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另类关系,无疑是打破僵局的手段之一。
基利安成功把周围人的目光引到了劳拉·米伦的身上,这位女记者的笑容一滞,狡猾的神色瞬间转变成陷入尴尬的窘迫。
劳拉·米伦毕竟还年轻,阅历不足的记者在采访场上容易捉襟见肘。
好一会儿,她才面色通红地憋出一句:“得到奥斯卡提名的基利安导演也会看上我吗?”
基利安保持着灿烂的笑容,“我们在工作室别墅里喝酒的时候不是很愉快吗?”
不远处,不知是谁发出恰到好处的起哄声,现场氛围好像被点燃了。
此时,劳拉·米伦看出基利安的意图,气急败坏地解释道:“我们喝的不是酒,是果啤!”
“WOW——”
这次,基利安看清了人群里的好事者:麦克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摸下了台,挤进人堆里吹口哨。
周围的记者显然也被突然到来的乐子吸引住了,目光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劳拉·米伦和基利安的身上,虽然后者本就是会场内的焦点。
当然,基利安也不能真让参与电影见面会的记者下不来台,他随手拉过身边的一个男记者,一揽肩膀:“实际上,我更想和这位兄台大喝一杯,就在五秒钟前,我和他一见如故。”
话说到这里,现场大概没人看不出基利安的意图,笑声从记者群里迸发开来,就连劳拉·米伦也耸动着肩膀露出笑意。
有了这次的解围,之后的记者提问没再出现过分尖锐的问题,见面会宣传流程很快走到底。
会场人群四散,基利安拉着麦克上了一辆保姆车:
“这次你逃不了了。”
麦克痛苦地捂住脑袋,十分抗拒地说道:“我非去不可吗?”
“老弟,开车。”
……
《VOGUE》又称《时代》杂志,1892年康泰纳仕公司创办了美国版《VOGUE》,全球第一本彩色摄影杂志就此诞生。
接着,康泰纳仕推出了英国版与法国版。直到1959年,塞缪·纽豪斯收购了《VOGUE》,澳大利亚版与意大利版、巴西版、德国版等等应运而生。
但美国版《VOGUE》依旧是全球《VOGUE》杂志中的领航者。
更换老东家之后,杂志社并没有受到过多影响,美国版《VOGUE》慢慢成为设计师、作家和艺术家推崇为风格与时尚的权威,不仅仅由于《VOGUE》杂志推动了全球时代风潮,更因为诸多世界顶尖设计师、摄影师、艺术家都经该部杂志挖掘,才得到崭露头角的契机。
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安娜·温图尔成为《VOGUE》的杂志主编之后,该杂志的定位慢慢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