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六年,
十一月十九,巳时,刘綎在小西行长离开顺天倭城后,便率西路军进入城内。
找到了之前按照约定留下的首级,又将其留下的六名人质杀了以充首级,同样那些散落在山谷里,被倭军俘虏来的朝鲜人也一并斩杀充作首级。
处理完这些,刘綎便以金字大书‘西路大捷’四字,飞报经略刑玠。而后又在南原寻找铁匠,让他们打造倭军的刀枪,并厚着脸皮向朝鲜都元帅权栗讨要倭寇首级和倭衣。
一番花样玩尽,刘綎上报的西路军斩首数目也不过160级。
尽管刘綎是小西行长走后才入据顺天倭城,但刑玠还是将这功劳归给刘綎。并在战报里写道——‘刘綎督兵大战,擒获数名倭将。及夜,攻破行长住城,行长逃遁。’
麻贵统率东路军自加藤清正从蔚山撤离之后,就领兵进驻。
十一月十七日夜,西生浦的加藤清正放火烧营,随后遁去。接着,麻贵进军西生浦,一路追击倭军,直至他们在朝鲜的大本营—釜山浦。
在釜山,麻贵与倭军短暂交手几次,但战果却微乎其微,几乎没有重创敌人。二十二日,加藤清正故布迷阵,拖住麻贵,自己则发船逃走。
到了二十四日,加藤、锅岛、黑田长政、毛利吉成、高桥元种、相良赖房、筑紫广门等,残留在庆尚道东南的诸位大名,集结在釜山浦。遵照丰臣五大老下达的退兵令,于上午放火焚烧了釜山倭城,随后乘船离开朝鲜。
二十七日,岛津义宏父子、小西行长、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寺泽正成、宇都宫国纲、松浦镇信、宗义智等,残留在庆尚道西南的诸大名逃回釜山浦,之后也从这里出发,渡海撤回日本。
釜山撤兵之后,麻贵与给事中、御史、按察使等人,登上倭城高处,眺望釜山东、西两边的倭寇营寨。
麻贵看后神情复杂,只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表达,一如第一次蔚山之战时,若是强攻真的只有白白牺牲人命。
“此处外寨可破,内城天难讨矣,薄城则人命可惜。贼之退去,是乃天意也!”
没错,正是天意!麻贵还是流露出一丝悲观,釜山城修的坚固,就算多年征战的他,也并无破城的法子,要不是丰臣秀吉的死,这场仗最终谁赢都还没有定数。
但若将来……不,倭贼早晚还会再来,其肆毒必甚矣!
二十九日,
麻贵又带兵进剿釜山浦西南面的多大浦,直到十二月五日,仅擒获几名倭兵。至此也基本断定,陆地的倭军已经全部撤走。
唯一取得大捷的是陈璘的水师,露梁海战之后的二十一日,陈璘继续进攻南海岛,倭寇舰船已空。
几日后,陈璘继续进剿南海岛的锦山,十二月十、十一两天,进剿乙川山,擒获九十余枚首级。几次进剿之后,再无余孽,陈璘总共获倭寇首级1100余枚。
十二月十五,刑玠遣快马向朝廷兵部回报,随后又上报露梁大捷。
~2~
加藤清正回到九州肥后,
趁小西行长未归,四处宣扬与他关系不和的小西行长,说他怯懦。
直待小西行长归来之后,很是不服气,两人拌起嘴仗——“加藤还没等带回朝鲜王子作质,就烧了营寨撤退,所以议和功败垂成。我与岛津至少还带了几个明国人质,从容殿后回得日本,到底谁更怯懦?”
岛津义宏因露梁海战,对小西行长的不援和逃走,一直愤怒不已。
不久之后,对马岛岛主宗义智写信给朝鲜王廷,信中责备明国不讲信用,没有按照之前约定,将朝鲜王子送来日本。
这本是刘綎的随口一说,并不当真。但日本却是当了真,为此,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辉元还埋冤加藤清正。而加藤一派的人更是因战争中,小西多次与朝鲜暗通款曲,愈发对他看不顺眼,自此两人的矛盾越发不可调和。
朝鲜自李舜臣去后,三军同悲,为祭奠他,明朝水师亦是投肉而不食。
尽管刑玠一再催促陈璘速赴汉城,他还是抽空亲至长山县,李舜臣家里。当他见到李舜臣长子李荟时,不禁悲从中来。
众人赶紧劝慰,陈璘才稍稍平复心情。随后又关心李荟道:“如今可有做官?”
李荟答道:“父丧未葬,非得官之时。”
陈璘又道:“中国则虽在初丧,不废赏功之典,你国缓矣,不过我会将此事言于国王……”
此次陈璘专程前来,除了看望李舜臣家人,自然还是祭奠英灵,为表达哀思,陈璘亦是写下祭文:
“呜呼统制!远藩…邦家…,安危之智。提一旅之残疲…绝敌西窥,修我内备。枕戈浴铁,终日或不暇给;缮艘制器,卒岁无少已……露梁之战,统制前锋,舳舻几陷,我且汝卫,而既脱于虎口,贼由是失锐。徐且战以且却,遂禽猃而草雉……顾今净土即归,大仇已复,缘何犹践夫素厉!
呜呼统制!该国凋敝,谁为与理?兵戎狼狈,谁为振起!岂惟失析父之爪牙,且丧令鲜之百雉!缅怀及此,讵不流涕!灵魂不昧,鉴是泥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