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空虚的南昌等地,确实不需要太多的人马。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两营兵力,再加上数千俘虏,最为妥当。
黄立刚要说话,目光一闪,看向进来的亲兵,伸手接过哨船送来的情报。
“清军从安庆水陆并进,向九江开过来了。”黄立淡淡一笑,把情报放下,通告给众将。
袁宗第犹豫了一下,说道:“既是如此,打南昌的行动不妨推迟。”
黄立摇了摇头,说道:“清军不足为虑,时间紧,咱们双管齐下,什么也不耽误。”
说完,他突然若有所思,想了半晌,脸上露出略有些怪异的笑容,对袁东宝吩咐道:“你去传令,撤掉城上我军旗帜,换上清军的。”
袁东宝心领神会,也不多加询问,躬身领命而去。
荆国公王光兴好奇地问道:“殿下已有破敌之法?”
黄立笑了笑,说道;“姑且一试吧!虽然正面交战,我军也有获胜把握。但能够更加轻松地破敌,又何乐而不为?“
现在明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一营,这还没算上七八千的清军俘虏。陆军与清军相差不多,但水师的强大,却不是清军水师能够抗衡的。
显然,清军水师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双方实力的差距。而越是不甘心,越是主动进攻,清军的死伤就越会大增。
不打没损失,小打小伤亡,大打大惨败。
黄立就要给清军造成这样的印象,对于敢来挑战的,坚决予以凶狠的打击,给敌人难忘的教训。
原本要回家了,两江清军非要过来挨揍;打完九江和南昌,抢得盆满钵满也要撤退了;清军不在安庆好好呆着,又跑来讨打。
“看来,清军是没被打痛,还不知道我军的厉害。可就这样不自量力的添油战术,跟送人头的区别不大。”
黄立脑海中原本还有些模糊的作战计划,因为攻克九江,因为援军的到来,逐渐地清晰起来。
………………
两天多的时间,梁化凤率领水师四百多艘战船已经抵达湖口。逆流行船三百余里,这样的速度已经算得上很快了。
根据清军赶来的速度,说明有轻敌冒进之嫌,黄立已经调整了布署,采取第二套作战方案。
一支作战舰队深入鄱阳湖,在大姑塘待命;一支舰队在长江监视清军水师,保持距离不断后退;另一支舰队则在小池口要塞,等待会合。
敌人既然轻狂,就索性再放大一些,诱敌再前进,形成更好的夹击的态势。
同时,也是让清军看到九江城上的旗帜,产生更大的错觉。
果然,这些示弱诱敌的行动,让气势汹汹而来的梁化凤更加地嚣张。
“王胜祖不错,九江还在我军手中,令人欣慰。”
梁化凤接到前方哨船的汇报,心中不免一松,沉吟了半晌,下达了命令,“陆军登岸梅家洲,向九江城攻击前进,内外夹击,先破攻城之敌。”
得到命令的清军运输船靠向梅家洲,上万绿营兵依次登陆,整队后向九江城推进。
梁化凤又命令数千绿营兵在北岸登陆,向小池口要塞推进。
尽管有战胜明军的信心,但梁化凤临敌还是比较谨慎。陆兵上岸,水战时便少了负担。同时,水陆齐进,也能给明军更大的威胁。
敌我双方的水师都没有贸然发起进攻,只有少量的哨船在前方警戒,形成了对峙之势。
黄立也不着急,他已经开始算计安庆,要拿下这座江防重镇。
“清军的陆兵还在赶来的路上,已经离开安庆两天多,急行的话,也就百八十里,离得再远一些才好。”
黄立望着船上的旗帜,有些无奈地耸了耸肩膀。如果是东风就好了,不知道能不能等得到风向改变。
东风劲,则可顺流放火船,喷火船混杂其中,给清军水师先来道烧烤开胃菜。
没有东风相助,顺流也行,但无人操纵的火船,速度和航向不好掌握,威力大减。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盛行的风向,都有季节性转变,以中下游地区最为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春夏季盛行东南风和南风。
要是刮南风的话,火船会被刮到江岸,也就失去了作用。
“东南风也行啊!难道还得学诸葛亮,弄个法坛,搞个仪式啥的?”黄立只是恶趣味那么一想,便把这個荒谬的念头抛在脑后。
成功了还好,失败了可就丢大脸啦!
再说从梅家洲登岸的绿营兵,分别是寿春镇、皖南镇的大部,有一万多人,由寿春总兵陈兆元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