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一桩人间惨事,还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林飞扬回到家后是感觉身心俱疲。
将礼物拿给弟弟妹妹,他们仨有多高兴略过不表。
当晚吃饭时,林飞扬就将李家的事情,事无巨细说给老爹老妈听。
林毅昭问了李炜工作的事情,沉吟半晌,果然如同林飞扬料想的那样:“这孩子也不容易,让他搬到我们家来,也就多一张嘴的事情。”
“他不愿意,估计不想给我们家添麻烦。”
第二天一早,林毅昭就去厂里请了假,父子俩结伴来到李家所在四合院。两家三人去医院领了李家三口尸体,也不讲究什么三五七天停灵,草草火化下葬。
林父亲自出马,倒是没有人敢在手续上卡脖子。
接着他又提出搬家事宜。
华夏人讲究长者赐不敢辞,长者请那更是不容拒。
李炜见对方态度强硬,也就感激的答应下来,三人便就找了几个板爷,开始哼哧哼哧的搬家。
四合院里但是有人假惺惺的挽留李炜,还是院里的一大爷,这一大爷姓易,据说四十多岁了依然无子。
四合院,一大爷,还姓易?再来个无子。
这是什么死去的记忆攻击啊?该不会您还看上了李炜,想让他给您养老吧?
“您可行行好吧,我兄弟都要搬走了还来惺惺作态?劝您哪凉快搁哪呆着去行吗?”
毕竟对方年长,而且笑脸挽留,林飞扬也不好直接开骂,只不咸不淡的膈应一句,便不在理会这个姓易的老倌了。
“那姓易的,什么情况?”
林飞扬悄声询问。
李炜瞥了一眼甩在身后的胡同,憋了憋嘴,才回答道:“食品厂一个酿造酱油的老师傅,医院检查说他年轻的时候食盐太多伤了肾,生不出孩子。”
“建国的时候嫌弃糟糠是下不出蛋的母鸡,离了婚,现在查清楚是他自个儿的毛病,名声臭了,连寡..妇也不愿意嫁给他。”
“现在带了俩徒弟,藏着掖着,不教真功夫,还不是想让对方给他养老,这次啊,估计是看上我了呗,他两个徒弟都拖家带口的,谁愿意给他养老啊……”
‘撕……’
林飞扬倒抽一口冷气,这是什么世纪大巧合啊?简直魔幻现实主义。
不敢再去想。
“那姓易的不会给你穿小鞋吧?”
有此一问也是因为李炜目前就在酱油生产线工作,食品厂和副食厂叫法不同,其实算一家,一个负责分配和市场,一个负责生产和加工,只是不同职能部门而已。
“那不会,我和他虽然在同一个生产线上班,但是部门不同,领导班子本来就不一样,姓易的手还伸不了那么长。”
忙碌一整天,处理好李叔叔后事,李炜正式入住林家六口之家多了一张嘴,但其实没有多大变化。
李炜本就是城里人,还有工作,也是有户口和粮本的,根本就不用吃林家口粮,只要不吃林家粮食定量,顶多多一张嘴吃菜,还真吃不穷林家的。
林家越发热闹起来,林母也更高兴。
不过李炜身上的事也让林飞扬多长出一个心眼,这太平盛世,蝇营狗苟也是真的不少,他可不想那一天自个家也发生类似的情况。